首页 > 百科 > 儿童教育

次北固山下教案 次北固山下教案板书设计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23 12:07:03
The Beginning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王湾,洛阳人,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但今天我们仍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次北固山下》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啊。

  (二)朗读明义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投影:

  ⑴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暂时停宿。

  ⑵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下临长江。

  ⑶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

  行”相对应。

  ⑷青山:指北固山。

  ⑸行舟:乘船前行。

  ⑹绿水:长江。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

  (三)感悟抒情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四)拓展达理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

THE END

TAG:北固山  教案  教案设计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