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ginning
1、据说,狐狸善听,所以叫做“狐听”;狐狸多疑,所以叫做“狐疑”。《汉书·文帝记》:“朕心狐疑。”唐朝颜师古注:“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
2、《述征记》说:“盟津、河津恒浊,方江为狭,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
3、盟律、河津,都是黄河边的渡口。盟津,即孟津,在河南孟县之南,也名河阳渡;河津,在山西河津县之西,龙门之南。上文记述的大意是:这两处,河面都比长江狭,比淮河、济水阔。冬天河水结成冰,有几丈厚,车马可以在冰上渡过。不过,冰刚结的时候,人们不敢渡,便用狐狸来让它先走一走看。狐狸性多疑,又善于听,它在冰上走,总是边走边听,听听冰下没有水声,才肯走过去。只要狐狸敢从冰上走到对岸去,车马也就可以放心从冰上渡过河去了。——据说是古人试测河冰坚厚程度的一种巧妙办法。
4、狐狸多疑,是比较广泛的传说,所以,形容疑虑过多、缺乏决断,就叫“狐疑不决”。又据说,狐狸要是埋藏什么东西,埋好之后,往往不放心,一会儿就又把它挖出来瞧瞧。所以,形容疑虑过多、做事不易成功,就叫“狐埋狐搰(hu)”(埋,藏起来;搰,挖出来)。《国语》的《吴语》说:“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5、“狐疑”一语,常和“犹豫”连用,说作“狐疑犹豫”或“犹豫狐疑”。
THE END
TAG:狐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