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解答如下:
1、“双减”政策落地,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校外培训?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切实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努力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于家长来说,应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理性选择校外培训,切勿盲目跟风,形成减负共识。
2、学科类培训项目是指哪些课程?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生物、物理、化学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
3、目前对校外培训机构复课是如何规定的?
我市已经制订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复课审核标准,由各县区按照“复课先审核”原则,对提出复课申请的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验收,有序组织线下复课,并督促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规范办学相关要求。审核合格批准复课的培训机构,由其所在县区教育部门进行公示。
4、复课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时间有何要求?
根据“双减”文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周一至周五的线下课程结束时间不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00。
5、孩子在培训机构已报名缴费但还未上完培训课程怎么办?
未上完暑期课程或已缴纳秋季学期国家法定节假日、周末学科类培训费用的家长,应与机构进行协商,可转为周一至周五符合授课规定时间的课程进行消课。如果该机构具有非学科培训的资质,且开设相关的非学科课程,也可以转为该机构的非学科类培训课程。如果无法就消课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可与机构协商或依据合同约定退还剩余学费。
6、现在还可以报名校外培训机构的新课程吗?
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复课后,应首先完成暑期课程消课计划或进行退费,不得提前开展新课程报名收费业务,请家长不要提前报名。
7、报名校外培训机构课程有什么注意事项?
确有需求的家长,在已经全部完成消课任务并经过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的培训机构报名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资质。选择学科类校外培训前,应确认该机构是否具有相关办学资质,包括:《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证照。相关证照应张贴在培训场所醒目位置,机构须按照办学许可证审批的培训项目开展培训业务。
二、合同。家长应与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特别提醒家长在《合同》第六条“培训退费”和第八条“争议处理”中必须与机构约定好,便于处理今后可能产生的纠纷。
三、缴费。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并索要正式票据。切勿轻信校外培训机构所谓的“促销优惠”,不要提前缴纳大额培训费用,提倡家长与机构约定以“一课一结”的模式进行缴费。
8、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怎么办?
培训机构无法正常履行合同的,建议家长及时与机构协商,通过变更合同履行期限、履行方式、或者按照合同约定办理退费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发现培训机构无正当理由拒不退费或存在“卷款跑路”等行为的,消费者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拨打12315、诉讼等途径进行维权。必要时注意申请保全,避免培训机构转移财产、逃避责任。
监督电话
连云港市教育局 0518-85822299
东海县教育局 0518-87800760
灌云县教育局 0518-88852062
灌南县教育局 0518-83260082
赣榆区教育局 0518-86213486
海州区教育局 0518-83086800
连云区教育局 0518-82317610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0518-82342078
徐圩新区社会事业局 0518-82256333
云台山景区社会事业局 0518-807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