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ginning
意思是一个人改正错误毫不吝惜,那么在听从别人善言的时候,就会像流水流淌一样非常自然。这句话出自苏轼的《上皇帝书》选段: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扩展资料:
来源:“改过不吝”最早见于《尚书》,“从善如流”出于《左传》。苏轼把这两条古训合而为一,在《上皇帝书》中说:“~,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所绝无面仅有”,可见他是作为一项很高的道德修养来提的。“改过”而“不吝”,“从善”而“如流”,确实不易做到。这两句对当今的思想教育仍有积极意义,执政者更可作为借鉴。“从善如流”现已成为成语,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朝廷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青苗、募役、均输、市易、保甲等政策相继推出,欧阳修、司马光、韩琦、富弼等变法的反对派相继退隐。两年之后,目睹变法诸多不便的苏轼忧心忡忡地写了《上皇帝书》,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逻辑。
历史故事: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85年,郑国不敌楚国的进攻,求救于晋国。晋将栾书奉命前去救援,使楚军退兵回国。后来栾书又率军攻打蔡国,蔡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领兵救蔡。过了两年,栾书率兵攻下蔡国后,又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又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攻打楚国,而去攻沈国。栾书再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事后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时人便称赞栾书从善如流,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又自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