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在政策发布日(6月22日)之后落户的小孩是否能上公办学校?
政策中指出“小学:2016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在曲江新区规划范围内落户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初中:在曲江新区规划范围内落户的符合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外地户籍符合政策规定准入类学生。”未对落户时间有明确要求,孩子可以上公办学校。
问题二:我对政策的理解,进城务工人员是指非我市户籍并取得西安市居住证的务工人员及我市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户籍到城区合法稳定居住务工的人员。我和孩子的户籍在临潼区,但我常年在曲江工作生活,孩子应该回临潼区,还是在曲江上学?
政策明确指出,您属于西安市其他区县、开发区户籍的交叉务工人员,其子女在户籍所在地登记入学,因此您的孩子应回临潼区就读。
问题三:我是曲江新区进城务工人员,我的孩子什么时间,到哪里审核资料?
7月13日9:00至7月21日17:00,小学在曲江三小东校区(公田五路与春临四路十字东南角)、中学在曲江三中(公田五路与春临五路十字东北角)进行审核。为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错峰安全登记,从7月9日上午9点起,家长可进入“曲江教育”微信公众号,通过资审预约小程序进行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请按登记时间到相应地点进行审核。
问题四:入学优待政策涉及哪些群体?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依据有关规定落实义务教育优待政策。
问题五: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学生,能否直接进入该学校的初中部?
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不能直接升入其初中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均须进行信息审核,信息审核通过后,选择公办学校的,按小学部、初中部学区划分登记入学;选择民办学校的,须持《报名条》按照流程进行网上报名参加电脑随机录取。
问题六:按照政策,今年继续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这就意味着二者只能选其一。我若参加民办摇号没摇上,是否还有机会上对应的公办学校?
政策中明确指出,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曲江教育局安排到对应学区公办学校,若无空余学位,统筹安排到其他公办学校入学。
问题七:民办学校网上报名确认后可以更改志愿学校吗?
民办学校网上报名时,在提交确认前可以修改,报名信息提交确认后不能更改。
问题八:如何获知民办学校电脑随机录取结果?
电脑随机录取结束后,现场将录取结果上传至招生平台,招生平台通过其微信公众号或手机短信告知学生家长录取结果。西安市电脑随机录取结束后,学生及家长也可凭报名号和密码登录招生平台查询录取结果。
问题九:社会上有人宣称“可人为操作控制电脑随机录取软件,家长给一定费用即可保证摇中,如果没有被摇中将退还全部费用或部分费用”,这是真的吗?
上述情况是典型的骗局,是不法分子利用家长焦虑心理的诈骗伎俩,希望家长切勿上当受骗。如果发现受骗,请保全证据,立即报警,配合公安机关提供线索。
民办小学、民办初中电脑随机录取工作由各区县、开发区教育局按照西安市统一制定的办法组织实施,录取过程全程录像,并委托公证处全程公证,邀请纪检监察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家长代表现场全程监督,录取结果现场公布,确保录取工作公开透明、公正权威。
通过以下措施保证报名数据和电脑随机录取系统的全程安全。一是电脑随机录取系统在使用前,需经过多家有资质的专业公司独立检测,可靠性有专业保障;二是专业检测通过后,电脑随机录取系统和检测报告直接交给公证处封存。报名数据在公证处和监督团的监督下现场下载封存,公正性有法律保障;三是电脑随机录取系统单机运行,不在互联网上运行,安全性有物理隔离保障;四是电脑随机录取系统和工作流程全市统一,录取电脑由公证处提供,电脑随机录取系统现场安装,报名数据现场启封导入。
问题十:按照政策规定我的孩子应该今年入学,但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入学,如何办理延缓入学手续?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初审后,报曲江教育局批准。
问题十一:什么是新优质学校?在曲江新区有哪些学校是新优质学校?
从2021年起,西安市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每年遴选一批有一定办学基础且有一定提升空间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从优化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聚焦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提升办学品质,努力培育一批教育理念科学、学校管理规范、办学特色鲜明、注重内涵发展、办学成效明显、社会声誉良好的“新优质学校”。
近两年,曲江新区着力打造了曲江四小、曲江五小、曲江八小、曲江十三小、曲江十四小、曲江三中等“新优质学校”。
各学校以创建新优质学校为契机,按照评估方案制定成长计划,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五育”发展、家校共育等方面,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内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