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好羊,就要有充足的饲料,因此必须广开饲料来源,保证山羊饲料常年不断,在牧草养羊中主要选择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牧草养羊的详细技术介绍。
牧草品种选择
羊也是一种具有反刍功能的草食动物,具有发达的复胃,并具有较强的消化利用粗纤维的能力,羊采食的饲料中,55%~95%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70%~95%的粗纤维是在瘤胃中被消化的。因此种草养羊应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合理搭配豆科牧草品种。豆科牧草品种首选的品种是苜蓿,也可以用沙打旺,禾本科牧草重点选择饲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稗谷等品种。
在品种搭配上,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比例为1:2。每只羊每年需要消耗1400千克青饲料,豆科牧草约460千克、禾本科牧草940千克。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只羊需要约0.15亩豆科牧草和约0.16亩禾本科牧草。
鲜饲利用
1、收割时期
用于鲜饲的豆科牧草收割时期稍早些,一般在初蕾期至现蕾期刈割为宜,每年收割3~4次。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宜在孕穗初期或稍早开始收割,最后收割的生长期不宜超过抽穗后期,每年收割1~3次。稗子宜在孕穗期开始刈割,最后割完的生长期不宜超过乳熟期,每年收割2~3次。
2、饲喂方法
适时收获的牧草经过稍加晾晒后直接投入畜舍让羊采食,这种饲喂方法不科学,虽然利用方便,但损失浪费严重。在生产上一般把新收获的鲜草经过适当加工后再喂饲羊。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切短机械进行适当切短后再喂饲羊,切短长度为2~3厘米。
二是牧草揉碎。对于饲用高粱、高丹草等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禾本科牧草,利用柔碎机进行揉碎后,提高了粗纤维消化率,增加了适口性,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每天适宜饲喂量绵羊10千克,山羊8~9千克。饲喂比例一般豆科牧草占30%~40%,饲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稗子占60%~70%。
青贮利用
1、收获时期: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不是单独品种青贮的主要原料,但在某些情况下仍要采取青贮方式保存。制作青贮的豆科牧草最适宜的收割期为初花期,最晚不应超过盛花期,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盛花期虽然粗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粗纤维含量提高,但牧草产量最高,粗纤维经过青贮发酵分解后,其适口性和利用率仍很高。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稗子最好在孕穗初至初花期收割,最迟到乳熟期收割。
2、青贮方法:豆科牧草一般不适宜单独青贮,可与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稗子制作混合青贮,混合比例为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为30%~40%:60%~70%。也可进行低水分青贮,即原料含水量降至45%~55%进行青贮。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稗子可以单独制作青贮。 常用的青贮设施主要有青贮窖、塑料袋青贮和拉伸膜青贮。
3、喂饲方法
①青贮日喂量。绵羊日喂量4~5千克、山羊为3~4千克。
②青贮饲料饲喂妊娠羊时应注意,在产前产后20~30天不宜喂用,也不能饲喂冰冻的青贮饲料,以免引起流产。
③青贮饲料不能单独饲喂家畜,应按一定比例与其他饲料混合饲喂,一般不超过羊日粮的50%。
④每天按羊实际采食量取出,随用随取,尽量减少存放时间,避免二次发酵。食槽中家畜没有采食完的青贮饲料要及时清除,不能再放回青贮容器内。
干草利用
干草是指适时收获的牧草经过自然或人工干燥使水分降到17%以下而成的能长期保存的饲草,是羊冬春枯草期的主要粗饲料。
1、干草加工:紫花苜蓿、稗子、苏丹草及其杂交种可以加工成优质干草,饲用高粱晒干后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一般不适宜加工干草产品。紫花苜蓿用于加工干草收获适期一般从现蕾期到初花期,此时收获能保证草产品的质量及产量。稗子、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适宜的刈割期为抽穗期。干草加工方法一般采用自然干燥法,即适期收获的牧草刈割后,顺垄搂成草趟子,就地摊晒,尽量摊放均匀,根据干燥情况及时翻晒,使草趟子中所有的牧草都能够充分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晾晒6~7小时后,将紫花苜蓿捆成重约1~2千克的草捆、禾本科牧草捆成重约4~5千克的草捆,就地码成“人”字形草堆,继续干燥36~48小时后,牧草茎秆用手很容易折断,就调制成含水量15%~17%的青干草。
2、喂饲方法:干草喂饲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干草直接喂饲,另一种是切短喂饲。经过加工后的干草贮藏一段时间后,按照羊日需量喂饲。一般把干草捆打开后直接投到羊舍或料槽中,由羊自由采食。这种饲喂方法简单,但牧草损失约5~10%。在生产上一般多采取切短喂饲,先利用牧草铡草机把干草切成草段,然后饲喂。禾本科牧草饲喂羊一般切成2~3厘米、豆科牧草1~2厘米。豆科干草喂饲羊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日粮的30%,禾本科牧草自由采食。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