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综合百科

三七的科学栽培技术(三七的栽培种植技术)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1-09 19:16:50
The Beginning


三七栽培技术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主产于云南、广西,历史上广东、四川、贵州、湖南等地。近年来,药材生产的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使三七生产与国际要求接轨,必须实现三七生产由产量向质量的重心转移,以保证商品三七具备高皂甙、低农残、低重金属含量的特点。现将三七栽培种植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应用。

三七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三七种植宜选择中偏酸性砂质壤土,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块,土壤pH值为5.5-7.0,海拔高度要求1000-1800m较好。为了能保证生产优质三七,须考虑土壤中农残及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其限量标准如下:六六六≤0.2mg/kg,DDT≤0.2mg/kg,Pb≤50mg/kg,Cu≤80mg/kg,Cd≤2mg/kg,Hg≤lmg/kg,As≤20mg/kg、 三七整地要求三犁三耙,充分破碎土块,并经阳光曝晒,有栽过三七的地块,需每亩土地用50-70kg石灰作消毒处理。

三七栽培技术

建棚与作畦

按1.8×1.8m打点栽桩,建棚材料可用三七专用遮阳网,也可就地取材,使用树枝、山草、作物秸秆,但需调节其透光率为8%-15%之间,以不超过20%为宜,绝对不能超过30%,否则三七不能正常生长。荫棚高度以1.8-2m左右为宜,太低不利于农事操作,太高则易受风灾。 三七作畦要求宽120-140cm,高15-20cm,并做成板瓦型,畦土做到上实下虚。

三七栽培技术

播种和移栽

三七种子具有后熟性,需用湿沙保存到12月至翌年1月才能解除其休眠,此时即可播种。播种按4x5cm的规格自制模板,在畦面打出2-3cm深的土穴进行点播,每亩播种量为18万-20万粒。种苗移栽要求在12月至翌年l月现挖现移栽,其方法亦用10×12.5cm或10×15cm的模板打穴,使其休眠芽向下移栽,种植密度为2.6万-3.2万株/亩。播种和移栽前须用64%杀毒矾+50%多菌灵500倍液作浸种处理,栽完后覆盖火土或细土拌农家肥,至看不见播种材料为止,其后撒一层粉碎过的山草或松毛。

三七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1、抗旱浇水:三七播种后要到3-4月才出苗,其间需进行人工浇水(土壤有夜潮性的也可不浇),其方法需用喷头淋浇至畦面流水为止,一般一个月浇2-3次透水,直至雨季来临。

2、调节透光:一、二年生三七透光率要求偏低,一般10%左右为宜,而三年生三七则要求较强的透光率,以15%左右为宜,通过调节荫棚透光率,可以达到增加单株根重的目的。

3、追肥:三七现蕾期(6月)及开花期(9月)为吸肥高峰,此时应对三七进行追肥。三七的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少量复合肥,农家肥的追肥用量为2000-2500kg/亩/次,复合肥的追肥用量为10-15kg/亩/次。

4、摘蕾、疏花和护果:在以生产块根为主要目标的冷凉地区,当三七花基长到3-5cm时将其摘除,可大幅提高块根产量。在留种田于三七开花期将中心花蕾的花序疏掉1/3可使三七红籽(果实)获得满意的产量。

5、七园清洁:及时人工拔除三七园的各种杂草,清除病株残体,并远离七园焚烧或深埋。七园清洁是改善三七通光透光,防止病害蔓延的重要措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三七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三七由于栽培年限长(2-3年),且又生长于荫蔽高湿的栽培环境下,因此三七病害较多且蔓延迅速,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及根腐病。三七虫害一般不构成危害,整个生育期用辛硫磷防治1-2次即可。

1、黑斑病:于雨季流行蔓延,表现为叶片、茎发生浅褐色椭圆形病斑,继而凹陷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出现扭折。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用40%菌核净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叶面喷雾,或45%代森铵水剂 1000倍液叶面喷雾。

2、根腐病:三七根腐病为土传病害,主要发生于出,苗期(3-4月)及开花期(8-10月),其症状为叶片垂萎发黄,块根或根茎腐烂。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用10%叶枯净+70%敌克松+25%粉锈宁各lkg/亩,拌细土 150kg制成药土撒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七栽培技术

禁用农药

优质三七栽培必须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有机氯类:DDT、六六六、五氯硝 基苯、杀螨醇。有机磷类:甲拌磷、甲胺磷、氧化乐果、稻瘟净、敌百虫。有机砷类:退菌特、田安、福美胂。氨基甲酸脂类:呋喃丹、巴丹。有机汞类,氟制剂等。

三七栽培技术

采收

春三七(不留种)10月采收,冬三七(留种)12月采收;清洗后分类晒干或烤干,保持含水量为12%-13%,再冲撞抛光即成商品三七。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THE END

TAG:栽培技术  标签  科学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