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某养鸭户购买1200只雏鸭,于出壳当日进行了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30日龄时肉鸭出现发病,眼、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眼周围羽毛粘连形成眼圈。病鸭嗜睡,缩颈,喙抵地面,两肢软弱,跛行或卧地不起,伏卧;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后期出现神经失调,两后肢伸直呈角弓反张姿势。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将症状明显的和精神沉郁的病鸭隔离,对鸭舍和周围环境用1%菌毒敌溶液进行彻底消毒;交叉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和电解多维,盐酸环丙沙星按每10克加水15千克,让其自由饮水;鸭疫清(主要成分利福平),0.2克/千克体重,与饲料混匀后喂服或加水适量灌服,每天2次,连用3天;头孢拉定,0.1-0.2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天。
【分析】该鸭场管理粗放,没有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另外,鸭场设施简陋,不能防风保暖,加之连续下雨、天气变凉,没有及时更换垫料和采取保暖措施,鸭舍垫料潮湿。在这些应激因素的刺激下,发生了鸭传染性浆膜炎。
【案例二】2017年10月3日,某养鸭场50日龄蛋鸭发病。病鸭精神沉郁、厌食、行动迟缓、共济失调、眼睛和鼻孔周围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拉绿色或黄绿色稀便。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使用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1万单位/只,连续注射2天;使用利福平拌料,连用3天,病鸭恢复正常。
【分析】这是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典型案例,由于在发病早期即做出确切的诊断,并使用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使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减少了经济损失。
【案例三】某养鸭户在不足80米2的密闭房舍地面散养502只樱桃谷鸭,雏鸭在11日龄就有40只出现呼吸困难,不食,鼻、眼、口腔均有分泌物,并伴有拉稀症状。养殖户误诊为鸭的禽霍乱进行治疗,结果不见好转。第2天,病鸭达到120只,发病率达23.9%,死亡51只,病死率42.5010,后来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采取有效措施后病情有所好转,4天后病情得到控制。
【分析】从上述病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当前养禽业的快速发展,禽病出现了相似化和复杂化,鸭的传染性浆膜炎有呼吸困难,不食,鼻、眼、口腔有分泌物和拉稀症状,但鸭的禽霍乱也有相同的症状,因此,造成该养殖户的误诊。我们接到病例时,一定要严格地用确切的诊断方法来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