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综合百科

怎样防治兔豆状囊尾蚴病?(兔子囊尾蚴病图片)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5-16 20:52:31
The Beginning

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是农村养兔中一种常见的内寄生虫病。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的肝脏、腹腔浆膜上或骨盆腔内。豆状囊尾蚴呈白色囊泡状,豌豆至小葡萄大小,有的呈串状。囊壁透明,清楚可见嵌于壁内的白色头节。

家兔因吞食被犬、猫粪中含有的豆状带绦虫的孕节和虫卵污染的饲料、饲草或饮水而感染此病。

该尾蚴在兔体内寄生少时,一般不显症状,数量达100-200个时,将出现临床症状:兔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不爱活动,消化紊乱,腹围增大,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可引起死亡。

此病以预防为主,关键是限制在兔场内外养狗猫,避免狗猫粪污染饲草、饲料和饮水。治疗可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1次作皮下注射,连用5天。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