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综合百科

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与食性驯化(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与食性驯化的区别)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5-17 03:27:46
The Beginning

1、池塘条件:面积3~5亩,水深1.2~1.8m,淤泥15~20公分,水源水质合格。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长宽比5:4~3:2,进排水方便。

2、清池消毒: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采用干法清塘, 池塘留水10~15公分,放养前7~10天,每1亩用生石灰150~200斤或漂白粉25~30斤清塘消毒。

3、施肥培养天然饵料:黄颡鱼苗人池到全长3公分时的摄食对象是轮虫、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和底栖动物。

鱼苗下池前必须施足基肥培养适口的天然饵料,鱼苗一下池便可及时充分捕食到适合的天然饵料,有利于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清塘后3~5天,每亩施用腐熟后的鸡粪500~600斤或熟牛粪肥400~500斤、绿肥200~300斤,然后注水40~50公分培育红虫、轮虫,注水时用80目筛绢网布过滤,防野杂鱼入内。鱼苗下塘前1天拉空网1次,清除蛙卵及蝌蚪。

鱼苗下池前3天还必须全池泼酒豆浆,每亩池每天用干黄豆2~3斤泡开后磨成豆浆全池泼酒。

4、鱼苗下池:一般外购鱼苗规格较小,购回苗后首先要在小水泥池或网箱中进行强化培育2~3天,规格达1.2公分以上(最好达1.5公分左右)后再放人土池中进行发花,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5、鱼苗下池方法:黄颡鱼苗下池要选择晴天的上午9点钟左右进行,因为黄颡鱼出苗阶段气温较高,而上午9点钟气温尚可,水中的氧气状况逐步好转,此时下苗有利鱼苗对水温等环境的适应,活力也较强。

鱼养殖技术

黄颡鱼夏花鱼种培育与食性驯化

下苗时一定要把苗散开放,不能让其有堆集的现象,否则会造成大批量的死亡,从而影响整个发花的成活率。

6、鱼苗放养密度:黄颡鱼发花放养密度要比其它常规鱼类要小,通常每亩放养1.5公分左右的苗种8~10万尾/亩左右即可。密度过大反而对发花的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管理难度也会随之加大。

7、鱼苗放养注意事项:水花鱼苗放苗操作上要进行缓苗处理——先将包装袋直接放入水中,15~20分钟后,用温度表检查袋内外水温,当温差在0.5~1摄氏度以内时,再将鱼苗在池塘上风头处袋口平池水面缓慢倒入池塘。

8、鱼苗饵料投喂:放苗后第2~3天检查水中轮虫、红虫的数量,每1亩每天用3~5斤黄豆浆泼酒培育轮虫、红虫,每天分早晚2次泼酒。育苗过程中如不及时补充轮虫、红虫,鱼苗吃不到饵料会很快干瘪、痉挛而死亡,直接影响育苗成活率。

9、鱼苗食性驯化: 放苗第3~5天后可适当增加打磨成粉状的鳗鱼饲料或稚鳖料(粗蛋百含量42~46%)供鱼苗食用。如果塘里轮虫、红虫数量不多,应适当补施肥料,并加注清水增加溶氧,促进轮虫、红虫增长。

驯化步骤:鱼苗下池3~5天后即可开始进行驯化。首先每亩池塘选择10个左右投饵点进行定点投饵,用鱼糜或甲鱼料、鳗鱼料做成团状,每天下午4点钟以后投在离水面40公分 左右的投饵点上。

4天后减少一个投饵点,以后每隔3~4天减少一个投饵点,直至最终剩余两个投饵点,搭建好食台,改每日一次投喂为两次投喂。

食台一定要落底水面40公分左右,有利于黄颡鱼的摄食。鱼苗最终驯化成集中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便于检查鱼的摄食情况及防病、治病。

10、鱼苗培育池塘水位管理:放苗5~7天后每隔2~3天适当加高池水水位,每次加水8~10公分,逐渐将池水加至1~1.2m。

11、锻炼与分池:经过20~25天的饲养,黄颡鱼长到2.5~3公分左右,应进行分选与分养。夏花鱼种出池前,须进行2~3次拉网锻炼。使鱼种在密集过程中,增加鱼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使鱼体老练结实,经得起出塘分养,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大量黏液和粪便而污染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拉网锻炼,还可以除去敌害生物,估测夏花数量。

1)、第1次拉网:把夏花围集网中,检查其体质后。随即放回池内。操作要细心。

2)、第2次拉网:隔1天后,进行第2次拉网锻炼。将鱼汇集后,让其顶水自动进入网箱内。此时可用鱼苗筛筛选出雌雄鱼苗,2~3小时后将其放回池内。

3)、第3次拉网:第2次拉网后,再隔1天,就可进行第3次拉网,将鱼种放入水质较清池中的网箱吊养1夜,此时也可用鱼苗筛筛选出雌雄鱼苗,第2天清晨即可进行长途装运。

锻炼鱼苗一定要选晴好天气,在上午鱼不浮头时进行。拉网赶鱼的操作要慢,以免伤鱼苗。收网时不能让鱼贴网。鱼进箱后。应立即洗箱-遍,以洗去粘糊网目的排泄物和污物,使箱内水体与箱外畅通,防止因箱内缺氧而发生鱼苗死亡。

THE END

TAG:食性  鱼种  夏花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