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综合百科

林蛙大棚养殖技术 林蛙大棚养殖技术视频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20 08:57:18
The Beginning
林蛙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具有很好的养殖效益,在养殖当中,养殖方式的选择特别重要,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林蛙大棚养殖技术。

一、林蛙大棚养殖技术
温室大棚养殖林蛙,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占地面积小一般一栋温室大棚,仅占地100~300平方米。
2、可防逃由于温室大棚为完全封闭式的养殖环境,能有效地解决逃逸问题。
3、生产周期短在可加温的温室大棚内进行林蛙养殖,由于打破了林蛙的冬眠习性,可使林蛙全年生长,6~8个月就可由幼蛙养成商品蛙规格,而在池塘养殖和在自然条件下,则需19个月才能达到商品规格。
4、可高密度集约饲养一栋12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可养殖林蛙4万~6万只(一年两上生产周期)。
5、便于饲养管理温室大棚面积小,生产场地集中,投饵、控湿控温、水质调节等操作方便。
6、可立体经营由于温室大棚特殊的环境条件,可实行立体经营:室内水中放养林蛙,陆地种植蔬菜、花卉,空中可架起秧盘或土壤箱栽培芽苗菜类或名贵中药材等。
7、林蛙产品可越季上市由于温室大棚养殖可全年生产,不受自然季节的限制,其产品可在淡季作到均衡上市,既可调节市场,又可获得较高的利润。
但温室大棚养殖林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一次性投资较大,要求养殖者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是技术难度较大,需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业务知识。

二、林蛙大棚养殖方法
1、雌雄的控制。温度加药物。
2、蝌蚪的规格。头至尾部至少要达到2-2.5公分,不包括腿长。
3、摄食。任何模式都要保证蛙及时吃食。也就是说蛙厂的设置要合理。
4、温度。蛙期大部分的病都由温度而来,25-28度。
5、排泄物。高密度养殖单靠植物吸收是行不通的。
6、饵料。随着个体的增大要给与适口的饵料。
7、冬眠。随它自动冬眠,不要强迫。
8、疾病。做好以上几点很少发病,个别有病淘汰。

温室大棚养殖林蛙是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尚处在探索创新阶段,虽无一个固定的模式可循,但值者一试。不过应注意:
(1)室内昼夜温差不可过大,夜间最低温度不可低于16摄氏度,白天最高温度不能高于30摄氏度。
(2)放养密度不可过低,否则生产效率低,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成本增大。每平方米放养量为200~250只(按室内全部面积计)。
(3)温室内水面的面积与陆地的面积比例以1:4或1:5为宜,水深0.2~0.4米即可。水面过大,水过深,势必造成水体体积增加,加温困难。
(4)温室内水温与气温的温差不可过大,否则林蛙在进出水时,因水、气温差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5)温室大棚养殖林蛙,绝不同于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切不可认为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大棚就可以养殖林蛙。林蛙对温室大棚内的环境要求,比蔬菜对温室大棚内的环境要求更高,要想利用生产蔬菜的温室大棚养殖林蛙,须进行必要的履行后方可。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林蛙大棚养殖技术,温室大棚养殖林蛙不仅包罗了池塘养殖的全部设施、生产程序和技术手段,而且又不完全与池塘养殖相同,其技术要求精度更高,是集蝌蚪培育、幼蛙养殖、亲蛙养殖、池塘养殖技术精华于一体的生产方式。
THE END

TAG:林蛙  大棚  养殖技术  一种  食用  价值  高的  动物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