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ginning
土元是一种药用昆虫,它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在养殖当中,我们也要做好土元的孵化工作,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土元孵化技术。一、卵鞘的处理
土元卵鞘从雌成虫池中筛出以后,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处理好的卵鞘便于保存,且出虫率高。不经过处理的卵鞘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发霉变质,影响以后的出虫率。处理程序如下:
1、清洗:卵鞘的一侧为锯齿状,这实际是锯齿状排列的气孔,卵鞘内卵的"呼吸"通过气孔获取氧气。卵鞘从饲养土中筛出如不经过清洗,气孔有可能被泥土堵着,影响卵的新陈代谢,也影响以后卵的孵化率,所以筛出后的卵鞘必须及时清洗。
清洗的方法是,首先在容器内盛满清水,水温要与室温一致,然后把装有卵鞘的6目筛(4毫米筛子)置于容器内轻轻漂动,洗去卵鞘表面的泥土,然后在纱网上晾至卵鞘表面无水时收起。不能在直射阳光下晒或烘烤,这样影响孵化率。每次清洗时卵鞘的数量不能太多,太多时往往卵鞘在水中散不开,漂洗不彻底,经保存后质量受到影响。每次漂洗筛中放0.5~0.7千克为宜。漂洗时动作要轻,要掌握漂动速度,每批漂洗时间在2~3分钟。也可把卵块倒人清水盆中,用木棍搅动2分钟,洗掉泥土杂物后捞出放在筛子上阴凉处晾干。
2、消毒:漂洗晾去卵鞘表面水分以后,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浸泡时间在1~2分钟,捞出来晾去表面水分后妥善保存。
二、卵鞘的保存
经过处理的卵鞘,如实行冬季加温饲养的场(户),随时可以孵化,保存期越短的卵鞘孵化率越高。实行自然温度饲养的,9月份以后由于气温逐渐下降就不再孵化,需要保存越冬;多余待售的卵鞘也需保存越冬。保存越冬的卵鞘应拌一些新鲜饲养土,置入容器中,埋入饲养土中。饲养土在容器外堆的深度应与容器日平而略低于容器口,然后覆盖棉絮或干草等保温。拌入卵鞘中的饲养土湿度要低于饲养土元的湿度,一般湿度在5%~10%.饲养土太湿卵鞘容易发霉。发霉的卵鞘,内部卵和内容物腥臭,并在卵鞘口上长出白色菌丝与饲养土结成块状粒。
卵鞘的保管:在15℃以下至0℃,将卵子放入含水10%-15%的潮湿土中,每3~4天翻一次,土干时换湿土,荐期10~12月,不影响孵化率。
三、卵鞘的质量
卵籽的质量优劣与出虫率有直接关系,选择质量良好的土元卵鞘是关键。
良种卵鞘的颜色为褐色或棕褐色,无畸形,粒大饱满,外表光亮有轻微刻纹,手捏卵鞘有弹性,对着阳光或灯下照看,鞘内卵粒清楚可见。捏烂后可看到白色的乳浆或白色卵粒。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卵鞘两端,轻轻地挤,立即会发出清脆的响声,从侧面锯齿状小齿处破裂的地方,可以看到白色的乳浆或两边白色的卵粒。卵鞘内并排有两排卵,每排6粒以上。这样的卵鞘为优质卵鞘,其孵化率高,孵出的若虫成活率也高。
劣质卵鞘外壳有明显的起伏卵影。从外观就可以看到卵鞘内的卵粒数。这样的卵鞘表面干瘪或发霉,卵粒僵化不僵化或半僵化,若虫的孵出率很低。捏烂后看不到白色的鲜乳浆,卵粒全部干瘪。有的卵鞘已受损破坏,内部已发生霉变。有的卵鞘锯齿状小齿处被泥粘住或已经生白色或绿色霉菌,其卵粒已僵化死亡。还有一些卵鞘色泽较浅,呈黄绿色,这是因为成虫早产或迟产的卵鞘,或成虫营养不良,或成虫受惊吓时产下的薄壳瘪卵鞘,这些都属于劣质卵鞘。
优质卵鞘鉴别:表面看卵籽鲜褐红色、饱满、通气孔锯齿清楚;用手捏开为白糊状。
劣质卵鞘鉴别:外表粘有泥土,锯齿透气孔生有白边,表面霉暗;捏开为空白、干的、黑的。
购买卵鞘时,把卵鞘摊平,用对角线从4个角和中心5个点取样,每点随机抓15~20个卵鞘,然后按上述的方法检查,找出劣质卵鞘数,然后被总数除,计算出劣质卵鞘的百分比。
四、孵化方法
土元孵化分自然温度孵化和人工加温孵化,前者是在夏季气温偏高时进行的,有时间性;加温孵化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当夏季气温高时,利用自然温度;当晚秋、冬季、早春气温偏低时,人工加温,保持适宜湿度进行孵化。
1、自然温度孵化
适用于8月中旬以前产出的卵鞘。其方法是,将4月下旬至8月中旬产出的卵鞘按月收集,分别放人容器。8月下旬后产的卵鞘与第2年4月下旬以后产的卵鞘安排同期孵化。孵化用的容器多种多样,可以用饲养池,也可以用钵、盆、缸和塑料箱等代替。孵化容器中放孵化土,孵化土要颗粒状的,大小似米粒状。取回的要经过消毒、过筛处理,保持无菌、透气性好,以免堵塞卵鞘的气孔。孵化土的湿度应为20%左右,孵化前期偏干一些,孵化后期可以偏湿一些。孵化土与卵鞘的混合比例为1:1.把卵鞘与孵化土混合均匀,混合后孵化土不能过湿,也不能过干,过湿了可以造成卵鞘霉烂,太干了会使卵鞘失水而干涸,幼虫孵出率极低。
孵化过程中发现孵化土过干也不能直接喷洒水,直接洒水卵鞘侧面的气孔容易被堵塞,影响卵子代谢,降低孵化率。正确的方法是当孵化土过干的时候,应把拌有卵鞘的孵化土筛出,加水调好湿度后重新拌入;或用新配制的孵化土调好湿度拌入。
孵化时间随气温的变化而不同,5月份开始孵化的到7月底可全部孵出;8月上、中旬的卵鞘,到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孵出。温度恒定,孵化期也比较稳定。一般来讲,25℃的条件下,孵化期为50~60天;30度的条件下,孵化期为35-50天;最佳孵化温度为30~32度。
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土和卵鞘的混合料要每天翻动1次,使之上下、里外的温度和湿度比较均匀,这样胚胎发育速度均匀,出虫比较整齐。孵出幼虫后,先用6目筛筛出卵鞘,再用17目筛筛出刚孵化出的若虫。筛出的若虫先放人容器内暂养几天,待其蜕完第1次皮后,可以移入幼虫饲养池中饲养,饲养密度18万~20万只/米2.
卵鞘孵化阶段还要注意清除粉螨。一般在成虫饲养池中,粉螨最容易把卵产在卵鞘上,在30CC左右的孵化条件下,粉螨卵20天左右孵出,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卵鞘表面有密集的小点,在光线较强的地方可以看到小点还会动,这就是粉螨的幼虫,可以用筛的办法逐渐清除。其方法是,先用17目筛筛取,把卵鞘留下,把饲养土与粉螨一起筛除弃之,重新换上新的饲养土。一般2~3天筛1次,可以清除粉螨。
如果在孵化期内不注意筛除粉螨,孵化出的粉螨不仅危害刚孵出的幼龄若虫,还会被幼若虫带入饲养池,大量繁殖后带来很大危害。
临近孵化后期,若虫大部分破壳而出,这时每2天收取若虫1次。其方法为,先用6目筛把卵鞘筛出,筛的若虫和饲养土再用17目筛过筛,一些细土粒和粉螨幼虫被筛除,剩下的土元若虫和孵化土置于容器中饲养。筛出的卵鞘再以1:1的比例拌人孵化土继续孵化,过2~3天有大量的若虫孵出时,再用上述方法进行筛选,直到全部出完为止。收集幼虫应与筛除粉螨幼虫结合起来。
2、人工控温孵化
土元卵块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晚秋、冬季和早春气温比较低的条件下(当气温降至20℃时),土元卵块就需要加温孵化,人工加温促进卵子内胚胎发育,完成孵化工作。加温孵化的其他方法和自然温度孵化一样,只有温度在人工控制下比较恒定,孵化率较高。
人工控温孵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加温饲养相结合,就是在控温饲养室内孵化;另一种是人造小型恒温装置。因孵化出的若虫必须控温饲养,所以普遍采用与加温饲养相结合进行人工控温孵化。
采取与加温饲养相结合的控温孵化方法,应把加温饲养室温度控制在25~30度,并把孵化容器放在多层饲养架的上层,保证孵化容器的温度在30度以上,这样孵化期35~50天。控温孵化要做的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每天翻动孵化土和卵鞘1次,保持温度和湿度平衡,出虫一致;二是在孵化容器表面盖两层湿纱布,保持孵化土的湿度。
而人造小型恒温装置孵化方法又有多种,如煤油灯加温孵化,水加温孵化,电加温孵化等。最稳定和最方便的孵化箱当数用电能作能源的孵化箱。做一个高1米、宽0.6米、厚0.6米的木箱,箱内安装一支500W加温管,一只温度控制仪和一只热电欧,再装一只交流接触器,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型土元卵块孵化箱就做成了。
使用时把土元卵块和与之等量的孵化土拌匀后放入箱内,打开电源,加热管发热,孵化箱内温度逐渐升高;升至30℃时,温度控制仪自动断电。当温度慢慢升至30℃~32℃,这样箱内就可以恒定在30℃左右了,每隔5~7天检查一下孵化箱内的温度,并打开箱底通气孔,换一下箱内空气。若孵化箱内的土过干,可加入一些相同温度的湿孵化土。孵化前期每天翻动3~4次,中后期每天翻动2~3次。这样土元卵块一般在35~50天就可全部孵化完毕。
五、种卵的孵化
将取出的卵鞘放在孵化缸(或池)内孵化。卵鞘先用高锰酸钾5000倍液浸泡1分钟消毒后晾干备用,孵化土也先用新洁尔灭1000倍液拌匀消毒,晾干后备用。
孵化时土与卵的比例为1∶1.土含水量为25%~30%,温度为22~32℃,在孵化期内,前后期要求温湿度略有差异,以前期温湿度稍低,后期稍高为好。
孵化时把卵和土以1∶1的比例(体积)拌匀后放入盆中,厚度为12~15厘米,温度保持在27℃~30℃,土的湿度保持在15%左右,每天早晚各翻一次。室内空间湿度保持在75%~80%,切记不可直接往卵块上喷水。
室温要控制在28-33℃之间,但以30-31℃孵化率最高,38℃时为卵虫的致死温度。孵化方法黄卵土比按1:1混合合匀,每天翻3次,3d左右换土一次,用4.5的筛子筛出卵,用窗纱筛幼虫,虫卵分开管理。
每隔15天取1次卵(过6目筛),在30℃~32℃、饲养土湿度20%时,约40天~60天全部孵出,同时将仔、母土元分池饲养(过2目筛)。
卵鞘孵化率与保存时间和温度有关,保存时间长、保存时温度高的孵化率低。卵鞘在12℃~15℃的条件下保存4个月仍能孵化出幼虫,但不能在20℃以上温度下长期保存。
孵化容器用塑料盆、木盆、塑料桶等均可,使用前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孵化土用30%的田间壤土和70%的锯末配制而成,锯末必须取之于经过发酵的阔叶树。使用前先将孵化土在阳光下暴晒3天以上,以杀死虫卵、霉菌等,然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湿度在20%左右,即手握能成团,松手即散开;卵鞘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然后,将卵鞘与孵化土按1∶1的比例混合,放入容器中,上覆4层湿纱布。湿纱布及时浸水并除掉多余的水分,以便于通气。孵化土干后将卵鞘筛出,向孵化土洒水,拌匀后再和卵鞘混在一起,盖上湿纱布。孵化室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孵化土湿度保持在20%左右,室内相对湿度为70%~80%,经40天左右可孵出若虫。
卵鞘的人工孵化:人工孵化在2月上中旬开始,用1只比较大的铝锅,锅内放1只陶钵,钵较锅稍小。钵内装孵化用泥,同卵鞘拌和均匀。锅内装水,水的高度同钵内泥土相同,锅底用煤油灯加温,离锅底1.7厘米,使水温保持在32~35℃。每隔几天将泥卵搅拌1次。昼夜不停,40~60天后全部孵出。
人工卵化时,将一陶钵放入大铝锅内,然后将卵块和孵化用泥拌匀,放入钵内。锅与钵之间加水,给锅加热,使水温保持在32~35℃。40~60天后即可孵出若虫。
卵鞘孵化:卵块孵化不宜在室外进行,应在无风和温度平衡的室内。温差不可过大(超过6℃),否则正在出虫的卵块也会停止出虫,5~7天后才能恢复正常。在冬天孵化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卵块可放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里,直径50厘米的塑料盆可放置5千克卵块,拌入卵块体积2/3或等量的孵化土。孵化土湿度在20%-25%为宜(手抓成团,一打即碎),孵化前期湿度大,后期湿度小一些。连土带卵厚8-10厘米。孵化土应预先配置好,放在孵化室内进行预热再使用。在32℃的条件下。
卵的孵化期为60多天,27--30℃为最佳孵化温度。在卵块孵化过程中,其锯齿状的透气孔不断吸入孵化土中的水分,使卵块中的幼虫开始生长发育而体积膨胀。经3-5天后,原来潮湿的孵化土逐渐干燥,就要及时补充水分。此时注意不能向孵化土中直接喷水增湿,因喷水的孵化土易于板结,把卵块的透气孔堵塞,造成幼虫在卵块中闷死。应把干燥的孵化土筛出来,再拌入新的潮湿孵化土。在换土的同时,若有部分卵块出虫,可把幼虫放入池中饲养。
在孵化期间,卵块的孵化土温度应控制在25--32摄氏度之间。每天用手翻动卵块1-2次,以使孵化土中温、湿度均匀和增加孵化土中的新鲜空气。翻动时动作要轻,以免碰伤正在孵化的卵块。孵出幼虫后,用3.5毫米筛子筛出卵块即可。在卵块孵化时出现螨虫是难以避免的。经10多天孵化,有部分幼虫陆续破壳而出。
20天后,寄生在破损卵块中的螨虫也被孵化出来。这是要大量出虫的征兆不必惊慌。当看到卵块表面出现密集的小点,放在亮光下能看到这些小点在蠕动,这便是粉螨。去除的方法是用1.5毫米筛子把螨虫和孵化土同时筛掉,再换上新的孵化土。
30天左右数以万计的幼虫破壳而出。过2天筛取1次,把幼虫按比例分开养殖。此时幼虫为乳白色,形似芝麻,俗称"芝麻虫".筛取这些小虫时动作要轻。以免碰伤。在大批出虫后,有许多空壳夹杂其中,在筛小虫的过程中空壳声较大令人烦燥时,可先把空壳簸掉。
在孵化后期也会出现螨虫,皆属正常情况,把螨虫筛掉就行了。经50多天后大部分幼虫都出来后,孵化便告终结。当然会有少部分卵块不出虫,也是正常情况。一般优质卵块出虫率在80%--90%.任何孵化都不会有100%的出虫率。
六、土元孵化注意事项
1、孵化要在温度平稳的室内进行。温度在28~32之间,低于25℃影响出生虫率,高于35℃即死亡。
2、土的湿度在含水分25%左右。于3:1的卵混匀。
3、保持孵化盆中的新鲜空气,不能密封。具体方法如下:每天翻2次,以利于中下温湿度的均匀、透气。3-5天换土一次,所换入土的温度要以筛出土的湿度一致,并保持原土的湿度。幼虫出壳后,要分盆隔离饲养,防止螨虫的产生。孵化期土干时换湿土,严禁喷水以防霉卵。
4、土壤干燥以后不可以直接在孵化土喷水。所换的土也要经过预热处理。以28度合适。
5、换土和筛虫应该在孵化房中进行,筛出的虫要连同筛出的一同放出养殖池,不可把幼虫和孵化土分开。切记。
6、经过45天左右的孵化,小虫基本出完,这时开始好好照看你的小虫就可以了。
7、在孵化过程中,有大量螨虫出现属于正常现象,是要大出虫的预兆,不必惊慌。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土元孵化技术,在土元养殖过程中,孵化技术占很大的技术含量,孵化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养殖的成功与否,对养殖效益也会有直接的影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