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恶意损毁公共财物的怎么处理 无意破坏公共财物怎么处理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5-13 02:37:00
The Beginning

一、恶意损毁公共财物的怎么处理

1、恶意损毁数额较大公共财物的或情节严重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

2、未达到构罪标准的,处5-10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15日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即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实施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从而构成的犯罪。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国家、单位或者他人所有的财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包括狭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行为人是否占有该财物,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是被毁坏的财物必须是为他人所有的,毁坏自己所有的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二、损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法律上另有规定的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有四个构成要件,客体要件,客观方面,主体要件以及主观方面。犯该罪的属于一般主体,要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主观故意的行为,以毁坏财物为目的,而不是获取财物。

对恶意毁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人,可以判10到15天的拘留,并处1000元的罚款。毁坏公共财物的金额达到五千元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可以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涉案金额在五千元以下不构成犯罪,但要对其进行治安处罚。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