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攻略

西安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陕西重阳节风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5 21:47:01
The Beginning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九是阳的意思,两个阳合在一起,就叫“重阳”。重阳节有登高、旅游、插茱萸、饮菊花酒、送花糕等风俗。据《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年间,汝南(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桓景,跟随方土费长房学道术。有一天,费长房告诫他说:“九月九日将有大祸临头,你可让家人佩戴一只装有茱萸的红色袋子,登高处、饮菊花酒,便可以躲过。”桓景照办了。晚上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猪、狗均已暴死,认为是家畜代人受了祸。从此,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就盛行开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诸兄弟》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在唐代这种风俗。已遍及民间。

  送“花糕”、“曲连”

  节日前,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馍)或“曲连”。“花糕”和“曲连”都是用上等麦面粉制成的。不同的是用锅蒸的叫“花糕”,用鏊烤烙的叫“曲连”。糕,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由底向上共三至五层乃至七层,逐渐升高。糕者谐音高,步步高升之意。每层周围都涂制花朵,糕顶更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这样的花馍就叫做“花糕”。

  “曲连”是烙制成的糕,花样多,如玉环、镰刀、斧头等,曲曲弯弯连结在一起,所以叫做“曲连”。

  “花糕”和“曲连”的送法,首先是一个大型的“花糕”或“曲连”,再配带几个小“花糕”或小“曲连”。送双不送单(大者主糕除外),一般有一个儿女的,送二至四个小“花糕”(曲连)。有两个儿女的,送四至八个小“花糕”(曲连)。

  小“花糕”名为“要糕”,是送给小孩玩耍的食品。如果是新出嫁的女儿,在未生下儿女以前,一般只送大花糕,而不送“耍糕”。

  插茱萸、饮菊花酒

  陕西广大农村,重阳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上青翠的茱萸,并且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这已是几千来一直奉行的传统风俗。家中合饮菊花酒,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喝茱萸酒,已成为节日的传统饮料。

  重阳节饮菊花酒,是健身的需要。因为菊花是凉性,菊花酒味芳香,有祛风、降火的作用,还可治疗头昏目眩等症状。所以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至今盛行不衰。

  重阳节采摘茱萸,亲朋互送,已成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是节前互送茱萸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或有人直接把茱萸插在被送人的大门上,以示节日的祝贺。茱萸是一种药用植物,能温补肝肾,固精止汗,主治腰酸腿疼、阳萎遗精等症。茱萸的叶子,也叫艾叶,可以用作火罐治疗。所以重阳节赠送茱萸,是一件对人体有益的活动。

  登高、旅游

  登高、旅游是重阳节一件有意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是受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术的影响,尔后,每年重阳节都有很多人,尤以老年人居多,佩戴装有茱萸的红袋子,并携带菊花酒(或茱萸酒)、各种干粮,到附近的高山或高处地带,远游观光,吃野餐、饮菊花酒或茱萸酒,畅谈《孟嘉落帽》和《白衣送酒》等佳话传说。近年来,重阳节登高、旅游的风俗,似有较广泛地发展,有开展旅游观光活动的和秋季体育活动的,有马拉松赛跑活动等。

  雁塔登高

  重阳节这天,一些文人学士及群众,喜欢登大雁塔,观看长安城及郊区风光,并想“在此一游,以作纪念。”这种风俗活动在唐代就很盛行,以后沿习成风。唐代长安人于每年重阳节,携酒扶杖,联袂出城,登大雁塔眺远,吟诗弄墨。如天宝十一年(752)诗人岑参登大雁塔吟诗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官。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月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近代的西安人也有承袭古风。在重阳节登大雁塔望远的习惯。

  登乐将原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远在唐代就很盛行。当时,西安附近的白鹿原、神禾原、少陵原等地,都是重阳节前后人们乐游的地方。位于长安城东南方向的乐游原,更是人们来来往往,竞相攀高之处。李商隐的《乐游原》诗中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近代人在西安东南高原处,开辟的旅游点很多,如翠华山、鲸鱼沟等,不仅是重阳节登高之地,而且也是驰名省内的风景区,春季、夏季游览的人更多。

  节日饮食

  重阳节,一般喝茱萸酒或菊花酒,炒菜待客。主食吃臊子面、花糕馍。讲究的人家还做好多菜,摆宴席,隆重过节。陕西南部的佛坪一带,每逢重阳有食糍耙的习俗,或用新收玉米磨成浆糊,放进核桃仁蒸成玉米浆巴馍,调蜂蜜食之。咸阳长武一带,重阳节有蒸枣糕、包粽子馈赠亲友的习俗。陕北吴堡、横山一带在重阳节时,农家多食“枣糕”,又叫“自糕”,以软米、红枣制作,不用油炸。这个季节,谷物收割,红枣上棚,故人们多食之,以贺丰收。谚语云:“九月九,家家有”。

  

THE END

TAG:重阳节  茱萸  菊花  风俗  长房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