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哪些地区来茂名上学需要隔离 哪些地区来茂名上学需要隔离的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0 13:26:32
The Beginning

  加强重点群体健康管理和服务

  1.疫情防控的重点人员应暂缓返校,待所在地区降至低风险等级后或按防控要求健康管理后方可返校。疫情防控的重点人员包括开学时仍处于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中风险地区、封闭封控管理地区,仍在境外的人员;14天内来自高风险地区未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含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正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含居家健康监测)的疫情相关人员,及治愈出院确诊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

  2.健康申报患传染性疾病急性期(如流感急性期、肺结核病活动期等)的师生员工应暂缓返校,待治愈后凭复学证明返校

  3.对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除所在县区以外的非封闭封控地区)来(返)粤人员,应在学校(家庭)所在社区统一安排下,开展核酸“三天两检”(两次核酸采样间隔24小时)和14天居家(校)健康监测

  4.对中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非封闭封控地区)来(返)粤返校的人员,应开展“四个一”(即: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扫一次健康码、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5.从外省其他低风险地区直接来(返)粤返校的人员,抵粤后48小时以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尽量减少流动和聚集。学校应会同社区做好此类师生返校后的核酸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

  6.入境人员(澳门除外),严格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无异常后方可返校。14天集中隔离,第1、4、7、14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7天居家健康(隔离)监测,第15、21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7.加强对因疫情或因病不能按时返校或需采取额外健康管理方可返校师生的解释沟通、关心关爱,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服务。

  8.加强内地民族班学生返校后疫情管理工作。各地各学校要按照当地疫情况防控要求,内地民族班学生提前返校后,应在校内相对独立区域进行14天的健康监测,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登记报告等管理制度,同时注意做好后勤保障和心理疏导等。

  全面加强开学后校园日常管理

  (一)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学校要在属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坚持每日、每周、每月研判制度,严格实行常态化阶段传染病防控各项制度,疫情防控期间继续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师生健康监测与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课)病因追踪登记报告、复课证明查验、环境通风清洁消毒等工作。改善和加强学校卫生硬件设施配备。对尚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师生,返校后应及时组织按程序补种疫苗,确保符合条件的师生员工应接尽接,尽快构建校园免疫屏障。

  (二)主动排查疫情重点人员。密切关注疫情情况,随时研判全国及当地疫情形势。精准掌握返校师生返校前14天行程轨迹,主动排查返校后14天内有原居住地升高风险等级管理的师生。及时联系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社区“三人小组”,按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分类健康管理。

  1.对高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开展14天集中隔离(自离开高风险地区起算)。

  2.对中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开展14天居家隔离(自离开中风险地区起算)。

  3.对高风险所在县区来(返)粤人员开展“7+7健康管理”(即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在第1、3、7、14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4.对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粤人员开展核酸“三天两检”(两次核酸采样间隔24小时)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5.对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粤人员开展“四个一”(即: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扫一次健康码、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6.所有从外省低风险地区直接来(返)粤的人员,抵粤后48小时以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尽量减少流动和聚集。

  7.入境人员(澳门除外),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14天集中隔离,第1、4、7、14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7天居家健康监测,第15、21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三)优化教育教学管理。要结合疫情形势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进出学校、教学、就餐、住宿、课外活动的卫生健康行为规范、过程规范,推行错峰制度,适时调整聚集性活动开展的频次、规模,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把好校门关,严而有度,既保证师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又严控无关人员进入校园,确保防控科学、规范、有序。保障因疫情等原因不能按时返校学生的教育教学进度。

  (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做好通风、清洁和消杀工作,保持环境整洁。重点关注饮用水、食堂卫生的清洁消毒,对宿舍、食堂、教室、厕所等重点场所,空调系统、校车等重点设备按指引进行清洁消毒。洗手设施应充足、布局合理,配置足够的洗手液、皂液器等。切实防范、降低多重传染病流行叠加风险。

  (五)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做好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定期清理库存食品,及时处理不宜加工的原辅助材料。暂不采购、加工进口冷链食品,降低冷链传播风险,做好就餐区桌椅、地面及用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引导师生按疫情防控形势要求文明就餐。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校内各类型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

  (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及时摸排返校后师生心理状况,充分利用心理课、微信推文等多种途径正面传递心理防范知识,持续为师生开通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渠道,提供心理支持,加强人文关怀。密切关注重点学生,特别是原心理异常和在学业、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一人一案”做好心理疏导,全力防范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强化家校沟通,引导家长重视和自觉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THE END

TAG:核酸  疫情  健康  地区  防控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