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常熟十四五规划纲要原文阅读(常熟十四五交通规划)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4 09:52:08
The Beginning

  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常熟在新起点上高水平推进美丽常熟建设,打造全国现代化建设县级标杆城市的关键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对常熟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此,根据《中共常熟市委关于制定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实施《常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牢牢站稳发展新起点,积极应对发展新变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5年末的1743.2亿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23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57.7亿元增长到213.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25%和6.26%;“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97.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177.7亿元,近两年工业投资总量位居苏州第一;累计利用外资36.9亿美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6%,较2015年末提高3.2个百分点。金融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较2015年末分别增长51%和54%,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增加427家、累计达718家,入围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城市能级稳步提升。“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沪苏通铁路常熟段开通运行,南沿江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通苏嘉甬铁路站位基本稳定,建成城市快速路网55公里,群众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开展既有建筑更新、老旧工业区更新、城中村自主更新等老旧更新,实施“千村美居”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环境面貌得到历史性改善。希尔顿、凯悦、日航等一批高端酒店开工建设,国际教育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城市功能显著优化。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生态质量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19.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46个百分点,断面水质优Ⅲ率提高40个百分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3亿元,自来水深度处理率达100%,建成10座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32.7万吨,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3300吨,非电行业耗煤量削减76万吨、下降20.5%,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全国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以及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持续开展文明创建,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末的4.15万元增加到6.04万元。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新建各类学校88所,成功创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通过全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省级考核评估,普通高考主要指标实现苏州大市“十连冠”,职业教育实现省示范校、特色校全覆盖。深入推进综合医改,新(改扩)建各类医院8家,新设护理院6家,新(改扩)建社区服务站58家,获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首批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5.43人,居苏州首位。新增养老床位3561张,人均预期寿命83.13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逐年上涨,本地户籍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制造业转型升级难度大,服务业发展能级较低。新兴产业薄弱,加上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制造业发展速度开始放缓。龙头企业匮乏,中间产品为主,产业链条偏短,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不足。制造业土地产出效益偏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等制约显著。服务业小而散、产业集聚度不高、效益偏低,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不高,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业态以及金融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对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有限。

  开放经济优势逐步减弱,科技创新带动作用不强。外资投资结构有待优化,过于偏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生活性服务业投资相对较少。外资企业溢出效应低,全产业链缺乏足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培育和挖掘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本土企业有一定困难。科技创新基础薄弱,高等级载体、高层次人才还不多,新兴产业占比仍然不高,无法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低,创新对服务经济的贡献度亟待提高。领军型企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偏少,品牌化不够。生态环境压力仍较突出,文体旅融合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仍较突出,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不小压力,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厂夹居”“散 乱污”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问题仍然存在,能源消耗居高不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有待提升优化,文化体育带动旅游、旅游赋能经济的作用有待增强,以文体旅融合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的战略举措有待筹划。

  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城市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的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制约人才要素自由流动。市域范围内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医疗向健康服务转变还不快,缺乏三甲医院。机构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普惠率需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 阶段资源配置的均衡度、不同区域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公共文化设施普遍陈旧,缺乏地标性城市文化会客厅等文化空间场馆。“新基建”有待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管网建设任务仍较繁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交通通达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铁路网络和节点建设相对滞后,枢纽地位相对较弱,高速公路干线运输能力接近饱和,港口航运短板突出,机场规划选址不确定性较大。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同时也将是国内外形势最为错综复杂的五年,机遇与挑战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一、国际形势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全球发达经济体复苏不明显,叠加新冠疫情大流行,未来世界经济下行或滞涨风险不断加大。“十四五”规划可能是受“逆全球化”思潮深刻影响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外部条件存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重大风险。

  全球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改变国际经贸环境。全球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有所抬头,“十四五”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可能会继续人为设置各种有形和无形障碍,影响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导致国际经贸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制造业回流叠加新冠疫情促使全球产业链面临重组。不同于以往高度自由化的全球产业链,不少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 力推“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战略,全球产业链分工有向区域产业链分工转变的趋势,从相对集中的产业分工转化为相对分散的分工。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重构。AI、大数据、量子通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5G商用将引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各国围绕颠覆性技术、产业制高点、高端创新要素竞争空前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和关键高科技产业不断制约,迫切要求我国提升“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关键材料”的掌控力和领先度。

  二、国内环境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扩大内需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冠疫情冲击下,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多依托国内需求、国内市场牵引供给,促进国民经济高水平动 态平衡和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叠加多重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将促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构建。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有助于加速盘活区域资源,释放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动力。

  新型城镇化和新基建带来持续动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释放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新动力。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将会大规模启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将加速发展,以医疗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将加速完善,产业科技变革为城市产业赋能升级、培育形成新增长点带来新机遇。

  三、机遇与挑战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指引下,常熟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从面临的挑战来看,首先,在国际经贸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面临一定的挑战,我市作为外向度较高城市,如何尽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其次,在全球经济下行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面临在稳增长中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能级提升的双重压力。最后,在土地零增长、部分产能过剩、环境约束趋紧多重压力下,面临做强传统产业和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双重挑战。

  从潜在的机遇来看,首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将进一步放大国内需求,加速产业链重组。长三角一体化将激发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区域交通条件改善为常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机遇。其次,“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为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营造最具活力和效能的高质量发展环境提供了重大机遇。再次,国土空间规划、乡村建设、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将加快城乡资源均衡配置、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最后,疫情下国家加大“新基建”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为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提供新契机。

  

THE END

TAG:常熟  五年  亿元  城市  能级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