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无锡新吴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五大类项目清单公布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5 22:40:45
The Beginning

  新吴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

  1、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引育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50个以上,引进各类科技企业1200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0家以上,新增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培育入库企业223家。

  2、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实现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选配“企业服务专员”全覆盖,从送政策上门、开展政策宣讲培训、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三个方面强化企业服务,建立重大项目召集人会议制度,形成全面精准、即时高效的企业服务制度。

  3、加快建设“高新金融谷”,通过基金引导、风险补偿、财政奖励等方式,吸引境内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在科创城开展创投业务,支持高成长的科技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新增上市企业4家以上,推动150个以上项目获得“苏科贷”“锡科贷”“新科贷”支持。

  4、以河道“消劣奔Ⅲ”为目标,重抓“群众身边的污染”,推进新一轮重点河道综合整治,加快提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年内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38条河道优Ⅲ比例达到70%,创成10条美丽示范河湖。

  5、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年内计划新开工建设5000余套安置房,计划竣工交付5000余套安置房。在完成叙康里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本年度继续开展润硕苑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造面积共计158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3万户。通过国有物业公司入驻、物业服务“五色榜”考核等手段整体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让百姓住得更舒心,更顺心。

  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

  6、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打造“醉美鸿山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农文旅融合美丽乡村,年内完成2个重要节点村庄改造提升。

  7、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物联网高地优势,建成覆盖全区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百企建百园”项目3个,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亩。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

  8、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支持鼓励“灵活就业”,确保全年新增就业2.1万人以上。

  9、持续扩大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分级分类社会保障体系,全方位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职业培训,扶持创业2000人以上。

  10、聚焦老百姓的教育发展关注点,新建续建学校建设项目20个、改扩建4个,其中新建12所、续建12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中学7所、小学6所、幼儿园9所。建设学校地下停车场和学生接送系统18个。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11、推进教育惠民中小学课后服务2.0工程,制定新吴区教育惠民中小学课后服务2.0工程实施方案;建立“政府牵头、教育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服务模式,在全区公、民办中小学中全面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全年坚持因校制宜、深挖潜能,开展学业辅导、社团活动等在内的多种服务内容,逐步深化课后服务工作。

  12、实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助保险项目,通过政府出资为辖区常住人口投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助保险,对因法定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造成死亡伤残和事故进行救助,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灾居民进行确诊前医疗补助和确诊隔离补助,同时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发生的救灾安置、紧急救援、善后处置等应急防控费用进行补助。

  13、推进居家养老援助服务,为全区20%以上有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紧急救援等服务需求的居家老人免费上门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菜单式定制服务,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定制服务需求,优化“15分钟养老服务圈”。

  14、把握“控弹保刚”的供需关系,全力优化停车秩序,加大“锡慧停”推广应用,新增公共停车场15处、停车位4000个。

  15、推进城市空间修补和绿化提升,推进伯渎河公园二期、慧海湾一期增补工程、新洲生态园和大溪港湿地公园建设,新增公共绿地15万平方米,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16、织密完善路网体系,加快推进菱湖大桥、叙康路东延等重点道桥工程,实施6条重要道路提升改造、5条园区道路包装出新。

  四、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方面

  17、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进“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实施“办照即营业”“拿地即开工”,实行区级“一窗服务”,街道、村(社区)“全科政务”,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强化项目用地、企业用工保障,搭建好政银企沟通对接平台,让各类政策更加精准。

  18、大力推广应用“锡新通”,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强化市场监管,加强企业信用建设,让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让“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响彻国内外。

  五、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方面

  19、构建“最多跑一地服务零距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年内建成区“两诉中心”,全面建成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室覆盖率达95%。

  20、开展“政法进社区,服务零距离”活动,推进社会及信访稳定工作联动机制向基层延伸,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重大涉稳风险“清源行动”,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THE END

TAG:企业  惠民  河道  全区  老旧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