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实探北京儿科就诊高峰:“采个血要排到500多号”,多家医院优化就诊复诊流程

来源: 更新时间:2023-12-10 10:05:50
The Beginning


首都儿科研究所内有家长用推车拉着生病孩子 摄影/于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期,肺炎支原体、流感、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在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之下,儿童感染人数大幅上升。一些地方的医院儿科门急诊患者数量不断攀升,门急诊就诊压力达到高峰。

公开报道显示,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以及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量高位运行已经超过一个月。目前儿科就诊高峰是否还在持续?《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多家医院。

大医院依旧看病难

12月1日上午11点,虽然已经临近医院中午下班时间,但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的门诊大厅内依然人头攒动,自助服务机、收费和取药窗口前仍有不少患儿家长排队,不断有新到的患儿家长围在服务台前询问护士就诊问题,即便带着扩音喇叭,护士的回答也快要淹没在噪声中。

家住朝阳区南新园社区的周丽带着孩子急匆匆地赶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周丽家5岁的女儿额头上贴着退热贴,小脸被烧得微微泛红,还不时地咳嗽。 “我是捡个漏才挂上儿内科的号!”取完号的周丽长出了一口气对本报记者说,孩子发烧两天了,怕去医院会交叉感染,就在家吃药观察。但是孩子吃了退烧药后还反复发烧,而且咳嗽也加重了,于是周丽决定带着孩子去医院。

原本周丽打算在家附近的妇幼保健院给孩子做检查,觉得那里人会比儿童医院少点,但是当她在手机上挂号时却发现,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三天之内的儿科号都已挂满,就连平日里病人非常少的一家二级医院的儿科也是三天之后才有号,更别提儿童医院、儿研所和三甲医院的儿科了,基本上都要一周后才有号。

就在周丽打算放弃门诊去挤急诊时,突然刷到隔天上午首都儿科研究所儿内科还有一个号,“我点挂号时手都抖了,既紧张又激动。”就这样,周丽终于挂到了上午第345号。

不是每个患儿家长都能像周丽这么幸运,挂不上号的家长只能带着孩子涌向急诊。儿童医院和儿研所是儿科专科医院,同时也有24小时急诊,不分昼夜的人流和忙碌是这两家医院急诊在儿科就诊高峰时的常态。

即便已经到了中午12点,儿研所的急诊分诊台前患儿家长仍排着长队,电子屏显示到了三百多号,大厅里几乎没有空的角落。输液室里面也早已经没有了空位,吊瓶挂得密密麻麻,有的家长一边帮孩子提着输液袋,一边穿过人群四处寻找适合的空位。

王磊拿出马扎让妻子抱着孩子坐在急诊大厅外,自己则过两三分钟跑到急诊大厅去看一眼,“人太多,不敢待在里面等,就怕孩子交叉感染。”他疲惫地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早上7点多从丰台赶来看急诊,看病、验血、检验都是排大队,直到中午拿到检验结果后,还要再排队回诊。他感觉整个看病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精力花在了交通和排队等待上。

而在北京儿童医院里,更多的家长和患儿不断地涌向门急诊,这也意味着患者看病等待的时间将更长,取号、看病、检验、取药、输液等各个环节都排着长长的队伍。“采个血要排到500多号,前面等候患者二百多人。”一位患儿家长无奈地说。

在密集的就诊人群中,本报记者又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隔离面罩、塑料隔离罩等,而露营车则成为低龄患儿家长应对就诊高峰的“神器”。在儿童医院输液室的走廊上,一位年长的家属坐在小马扎上,一脸关切地看着露营车里正在输液的孩子。

下午三点,周丽按时回到儿研所来取孩子的病原检测报告,当看到甲流阳性的结果时,她急忙又回到儿内科门诊报到回诊,回诊的医生告诉她,孩子可以选择输液或者吃药五天都可以,但医生建议周丽让孩子回家吃药,避免来医院输液交叉感染的风险。

周丽带着孩子离开儿研所时已是下午四点,此时来医院就诊的人群已经明显比上午增多,看急诊的人更是比白天多了一倍,预示着又一个忙碌的儿科急诊夜即将开始。


首都儿科研究所内家长排队为孩子挂号 摄影/于娜

高峰会持续到何时?

焦急的家长、发烧的患儿和疲惫的医生,大家都盼望这一波呼吸道疾病高峰能早日过去。

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2023年10月以来,我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活动逐步增强,预计流感将出现全国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未来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发。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

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相继出现儿科就诊高峰,在北京,不论是儿科专科医院,还是三甲医院的儿科门诊都处于高位运行状态。据媒体报道,11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介绍,该院内科日均接诊患者超7000人。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北京一些大医院从9月底开始,儿科就诊人数已经开始超出承载量。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就诊患儿,北京的各大医院儿科都增加了科室医生的出诊日,增设夜诊、应急诊,直至增设儿科24小时急诊。

在门急诊告急的同时,儿科住院病房和护理人员也告急,有的医院将其他科室的病房腾出给儿科使用,有的将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安排至儿科支援。

但是患者数量太多且仍在增长,儿科医生已经超负荷工作。“中午吃饭只用10分钟,基本没时间上厕所。”一位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儿内科主治医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最近大家都每天基本上工作都超过十个小时,有时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这些都可以扛,但是有的同事近期开始发低烧,如何保证儿科人手不受影响,这是一个问题。

各方关心的是这波儿科就诊高峰何时能过去?多位医学专家对此的看法是,当前呼吸道传染疾病就诊高峰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且由于多种疾病叠加流行的情况,并不能准确判断这波高峰会到什么时候结束,预计到明年春天,天气变暖之后会有所好转。

目前,北京市的多家医院正尝试进行就诊复诊流程优化,以达到缩短候诊时间、减少往返诊室次数、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的目的。包括北京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儿科实施了“先化验再诊疗”措施,可在就诊前开具血常规等检测项目。


儿科医院内手提输液瓶的家长

一位三甲医院儿科主治医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如果孩子症状轻微,不建议都往北京儿童医院、儿研所等儿科医院跑,可先前往有儿科资质的社区医院、二三级医院初诊,避免人流密集场所交叉感染的风险。

12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的通知》,称将通过加大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疗服务供给、统筹协同优化区域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等,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相关工作。

12月7日,《华夏时报》记者在手机上查询了几家妇幼保健院和二级医院的号源,发现较上周的可挂号源有所增加,未来三天基本上都能挂到号。

“如果只是给孩子复诊开药,可以使用互联网医院,药品直接送到家。”一位患儿家长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在“京通”小程序上看到,包括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等12家大型医院上线了互联网医院挂号渠道,处于病程早期的患儿可通过互联网诊疗获取初步筛查、护理指导和治疗建议。患儿在病情稳定期,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复诊开药,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病历和检查化验结果,并了解患儿的用药情况。不过,目前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互联网号源也比较紧俏。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THE END

TAG:急诊  就诊  儿研所  北京市  儿童医院  复诊流程  长峰医院  首都儿科研究所  湘雅二院一医生被曝医疗作风有问题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