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彭州一养猪场7人沼气中毒身亡,一人坠入化粪池后6人去救均遇难,死者包括老板一家及合伙人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4-15 00:04:58
The Beginning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4月13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彭州市丽春镇一养猪场发生化粪池气体中毒事故,造成7人死亡。14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当地权威人士处获悉,此次中毒事故系养殖场员工一人不慎坠入化粪池中,其余人员前往施救纷纷中毒遇难。目前,当地已经对类似风险场所开展摸排。

据彭州市应急管理局通报,2024年4月13日下午,彭州市丽春镇一养猪场发生化粪池气体中毒事故。事发后,应急、消防、卫健、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赴现场开展救援,7人已全部搜救出池。其中,4人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3人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涉事养殖场航拍照片

涉事的养殖场位于彭州市丽春镇塔子村一处山坡上。14日,极目新闻记者实地走访该养殖场,从航拍图片可以看到,养殖场整体布局较为规整,有两大三小蓝色铁皮厂房,还设置有类似废水池的设施,设施较新。在通往养殖场的乡道路口,有人员值守,一名值守人员称“(事故)还在处置当中,养殖场里的(其他)人已经安置出去了,不能进入”。

当地多名村民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名养殖场员工在工作时发生意外,坠入化粪池中,其余人员前去施救,也纷纷中毒。

还有村民介绍,遇难人员中包括了老板一家人,“他们不是本地人,才在这边接了这个养殖场没有多久,这个养猪场能养七千头猪。”

彭州市一名权威人士证实了村民的说法。据其介绍,养猪场老板不久前接下这个养殖场,出事前还在做养殖前期准备工作,“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一人不慎坠入化粪池,其余人去救,去救的人也一并中毒遇难。”


通往养殖场的路口有人员值守

前述权威人士称,出事的老板是彭州人士,但并非丽春镇本地人士,“遇难的是老板一家人,还有合伙人。”目前,专门的工作组在进行善后工作。丽春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更详细的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之中。

前述权威人士还表示,当地正对类似风险场所进行摸排,排除相关安全隐患,“我们已经在开展风险排查了,发生这个事情后,肯定要再次摸排。”

化粪池内的有毒气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沼气。化粪池中,粪便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发酵,产生了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硫化氢,容易导致人员窒息、中毒,还会发生爆炸。

4月14日,成都应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关于化粪池、地窖中毒等相关救援知识的推文:有人员发生沼气中毒昏倒时,应及时拨打救援电话,并向有限空间内输入新鲜空气。同时,施救人员应该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和救援器材,禁止盲目施救。

延伸阅读

果汁厂倾倒果渣疑产生有毒气体致3死 其中1人准备结婚

37分钟的视频通话,成了陈莎和男友的最后一面。

2023年12月26日凌晨5时,在重庆市开州区,睡不着觉的陈莎正和男友薛向诚视频聊天。两人计划年后完婚,“以后要孝顺我们的父母。”薛向诚神色疲惫,却不舍得挂断。陈莎有些心疼,“挂了,睡觉吧。”

9小时后,醒来的陈莎接到电话,薛向诚死了。元凶竟指向当地种植的柑橘。

原来,根据开州区应急管理局通报,去年12月26日,开州区长沙镇狮寨社区村民在柑橘果渣坑中疑似中毒,造成3人死亡,薛向诚便是其中之一。

一时间,当地议论纷纷。综合镇里的各村干部、村民等说法,果农把滞销的柑橘低价卖给果汁厂,果汁厂将果渣倾倒在废弃砂场的土坑中,腐烂后产生了有毒气体,有村民进入坑中施工、救人时不幸身亡。事实是否如此?细节尚无定论。

但陷入低谷的柑橘行情,日渐式微的种植业,在这场事件中清晰显现。

喧嚣背后,村民们真正关心的,仍是波动的生计。


长沙镇的村民捧起丰收的柑橘。 冯蕊 摄

“那雾真奇怪。”

2024年1月4日,狮寨社区生产大队队长许嘉新来到事发地点附近。

这是一座十米多深的砂土坑,长度绵延数十米,其中密布着橘色残渣。刚一凑近四周的围挡,一股臭气扑面而来,混杂着腐烂和馊臭的味道,令人头晕、恶心。村民、农业专家正聚集在警戒线外,配合当地公安人员的调查。

“我是第一批下去救人的。”许嘉新回忆起当天的场景,心有余悸。

他打开手机视频,画面里的砂土坑堆满柑橘果皮,上方笼罩着一层白色,像是雾气。“那雾真奇怪,大概就在膝盖的位置,一尺多高,后来就散发了。”许嘉新说:“至于到底是什么毒气。我们也不清楚。”


事发地点已经竖起了警示牌。 沃佳 摄


事发的砂坑里仍有柑橘残渣和塑料膜。沃佳 摄

研究显示,柑橘中富含有机物,若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期堆放,腐烂后会产生硫化氢、氨气,以及含苯环的芳香类物质,都具有毒性。人体长期吸入此类气体,神经、呼吸等系统易受到损伤,在剂量较大的情况下有致命危险。

许嘉新下坑后,气流很刺鼻。他第一反应是赶紧上岸,避免中毒。他找来了绳子,准备用绳索把坑里的人套上来。

许嘉新安排狮寨社区的民兵连长汪利行站在前排,戴着两个口罩,他站在后面,两人合力套人。不久后,他们一头一尾架起一名中毒者,开始往坑外送。

许嘉新眼见,当时坑边还停靠着一台挖掘机。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向坑里填土。他推测,坑内本就堆满了变质的柑橘残渣,挖掘机一操作,就让毒气从中散发出来。“假如说这边不操作挖掘机,不填土,就只是让橘子扔在这里,即使有毒气,也是很微弱的,不会造成这事儿。”

隔壁义学村的生产大队队长李清泉补充,出事时,开挖机的工人一下去就栽倒,昏了过去。有村民赶紧去抢救,又栽倒了,连着去了3个,“都栽里头了。”后面去的人越来越多,鼓捣着把那几个人救起来。结果,后头在里面昏倒的人都“爬了起来”,前面那三个人因为时间太久,“没办法了。”

12月27日,重庆市开州区相关部门表示,此次事件中,共有6位村民疑似气体中毒晕倒被送医,其中3人抢救无效身亡。

在许嘉新看来,这是一桩偶发事件。但事件发生后,成了当地人人议论的话题。

“大伙都晓得了。”李清泉叹气,三人身亡属于较严重的安全事故,“(村干部)安全监管不力,害得我们年终考评估计都没奖金了。”

“网上没说清楚!”一旁的村民曾庆华不时打断,重复道:“没说清楚。”

他说,新闻刚出来时,很多人会质疑当地柑橘有食品安全的忧患,他就拍了一条抖音,表示“不是我们柑橘的问题。”一发布,底下就滚动着近千条评论。

令人们普遍疑惑的是,坑内堆积的柑橘残渣从何而来?工人为何要朝着有毒的坑内填土?


夕阳西下,事发地点附近人烟稀少。 沃佳 摄

“基本靠果汁厂拉走。”

追溯源头,柑橘是开州最常见的经济作物。

李清泉表示,当地算是“柑橘之乡”。柑橘类水果,包括椪柑、橘子、橙子、柠檬等。开州种植柑橘已有2000年的历史,由于受到山丘的地形限制,鲜少有人种植庄稼、蔬菜。“能从10月底11月初,一直卖到第二年5、6月份。”

多位村民笑言,“果树开花时,整个乡镇一片橘子花香。”“柑橘几辆火车都装不完。”开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曾指出,柑橘产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2023年,开州区的柑橘产量约35.7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52亿元。

果农曾庆华表示,传统的销售渠道,是靠贩子们(经销商)收走柑橘,转卖给批发市场或店家。贩子们讲究“品相”,他们会拿起量取水果直径的工具,一个个地挑,一边把“次品”甩出来:直径30、40毫米的,太小,不要;果皮上有黑点和白斑的,不好看,也不要。

他举例,家里一年生产的柑橘,约六成能被经销商选中,剩下的一般会低价卖给果汁厂。“除了烂的果子卖不掉,其他花的、麻的都卖得掉。”


长沙镇果农展示成熟的柑橘果肉。冯蕊 摄


在长沙镇,柑橘随处可见。 沃佳 摄

今年,令曾庆华和李清泉犯愁的是,滞销的柑橘正在变多,“基本都靠果汁厂拉走”。

“今年可以说是滞销,相当滞销!”李清泉说道,“只有今年!”

他回忆,往年开车来收购柑橘的经销商络绎不绝,今年几乎没看到来收购的车辆。更别提收购的价格:往年一般的柑橘品种,基本上都是1.4到1.5元一斤,今年是0.6到0.7元一斤。

在山下的一家柑橘代收点里,经销商同样喟叹连连:“今年怎么样,看得到吧?”他指了指发货仓库,五分之一的小角落里堆着数排脐橙箩筐,零星几位工人正在拣货。他说,去年上半年整个场子里都是要发的货,工人们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如今,年前的订单量从惯例的两千多吨跌到了四百多吨,工人加班的天数只有两三天。“价格砍了一半,沃柑、脐橙,降到五六毛一斤都卖不出去。”

“不卖完怎么办?吊在树上久了,不摘下来就坏了。”曾庆华表示,1月底,当地天气转寒,打霜后的柑橘品相差、不好卖,摘下来存储不当、运输缓慢都会导致腐烂,带来更大的损失。柑橘又不能一直挂在树上,不仅时间久了会风干破坏口感,而且只有收完柑橘才能对果树进行打理、施肥。没收完的话,接下来的程序不能照常进行,会影响次年柑橘的生长。

“果汁厂会找上门来。才几毛钱一斤。”李清泉说道。

按照曾庆华和李清泉的说法,曾经当地有许多大型的果汁厂,结果因为品质、卫生等原因倒闭。现在只剩下两家,都是上市公司。其中之一是重庆天邦食品有限公司。


长沙镇代收点里,工人正在分拣橙子。 冯蕊 摄


成筐的橙子将通过货车运往河南。 冯蕊 摄

“果渣太多了。”

“(最早)是果汁厂为了榨汁。”李清泉谈论起他得知的事件经过。

李清泉、曾庆华等村民提及,天邦果汁厂榨汁后,倒出来的果渣没有处理好,才导致了事件的发生。事发后,果汁厂短暂关闭,处理遇难者的赔偿事宜。

不过,天邦食品有限公司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1月10日,天邦食品有限公司一位员工说道:“我们一直在生产,企业一直在正常经营的。”她表示,公司的产品没有鲜果,只有脐橙汁、血橙汁和果酒,按箱和桶售卖,最近在榨柑橘,“很多拉柑橘的车在这边呢。”

她坦言,公司的“果渣太多了,确实烘干房烘不过来。如果有渠道可以商量。果渣这个不能随便处理,所以我不能给你回答”。随后,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烘干的果渣可以售卖,卖湿果渣“有很多风险”。但谈及风险是什么、这桩事件的发生,她绕开了话题。


天邦方表示,果汁厂在正常生产营业。受访者供图

西南大学研究显示,柑橘果汁加工中,果渣量占到原料的50%。柑橘果渣是一种可以再生的生物资源,可以从中提取香精油、色素、果胶、膳食纤维等许多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产业化技术。

因此,李清泉指出,果汁企业常见的做法是将果渣烘干后提供给畜牧业主、生物公司,再加工成饲料、肥料等再利用。但烘干机每天处理的果渣重量有限,烘干成本不小。一台传统的果渣烘干设备价格从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果渣的量越大,燃煤等干燥成本也随之增加。

没有烘干的果渣则属于高湿废料,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条例规定,不能随意倾倒。尽管如此,近年来,全国各地因违规倾倒水果废料被行政处罚的案件不在少数。

多位当地村民表示,曾目睹货车半夜将果渣拉到事发地点附近投放,该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他们并不能确定,货车是否属于天邦果汁厂。他们平日闻到异味后不会靠近果渣投放处,也就默认了这一行为。“都知道,没出事前肯定不会说,一出了事大家都在说。”李清泉说道。

果渣倾倒处,也就是事发地点,按照李清泉、曾庆华的说法,是一座废弃的砂场。

李清泉表示,去年,狮寨社区修复生态,这座砂场需要把砂坑填平,于是找到了果汁厂往坑里倾倒果渣。之后砂场想覆盖住果渣,这才有了“开挖机填土的工人”。“后面去抢救的人不知道橘子腐烂后会产生有毒气体,懂的话就要戴防护面具下去了,就想着救人,莫名其妙晕了过去。”

他和曾庆华说,三位死者中有施工工人,也有砂场老板。


有长沙镇村民表示,村民们平日也会堆放新鲜柑橘。 沃佳 摄

“今年要赚点钱的。”

“出事的是我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曾庆华表示,他和其中最年轻的死者,35岁的砂场老板薛向诚熟识。

曾庆华回忆,数年前,薛向诚从外地回到家乡长沙镇,承包了农民耕地开设采砂场。谁知好景不长,2018年后,开州区开始重点打击非法采砂、私人采砂,陆续取缔了大量河流沿岸的采砂点,薛向诚的采砂场随之废弃。

“承包用地都是签了长期的合同,可能有几十年。”曾庆华叹息,砂场数年的空置让薛向诚亏了好多钱,一直待在家里。事发前,薛向诚曾说“今年要赚点钱的。”薛向诚的邻居认同这一说法,指出“他‘买卖’赔钱后就在家里玩。”

曾庆华得知,去年薛向诚和果汁厂达成合作,“倒果渣的话,倒一吨收几十块,一车几十吨,就能赚两千多块钱。”

“欠了一屁股债。”曾庆华说,薛向诚还欠了自己几千元钱。“人都走了,只好一笔购销了。”


薛向诚的家人正布置丧事。 受访者供图

1月6日中午,长沙镇福顺村,挽联在丧乐中飘荡。薛向诚的家里正置办白事宴席。

现场,薛向诚的女友陈莎证实,男友和朋友合开了一座砂场,一直不太景气。

但说到“事发地点是不是薛向诚的砂场”,她摇头避开了这个话题,只说,“他是为了救工人才下的坑,他是我心里的英雄。”

陈莎回忆,视频通话后,直至凌晨6时,薛向诚的抖音还保持着“在线”状态,陈莎熬不住困意沉沉睡去。“我醒来一打开手机,才知道出了事。”

她事后听闻,在她挂断电话大约3小时后,薛向诚接到了一个工作电话,叫他帮忙倾倒果汁厂的残渣。薛向诚立刻赶往施工地点。当时,一名大约50岁的阿姨先下了坑,随即晕倒了。薛向诚手下的工人下坑营救,也失去了知觉。伤员的亲友在一旁着急,正打算下去救人,薛向诚推开他们说,“你让开,我来拉。”

“最早下坑的阿姨在医院昏迷了几天,醒来了。也许,本来薛向诚也能活下来。”陈莎说,救人的狮寨村村民看到薛向诚是外村人,都不认识他,也知道下面有毒,不敢下去救他。等警察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其他人被拉上来的时候,他还在下面抽搐。”陈莎声音渐渐变弱。

“跟他在一起,我才有家的感觉。”陈莎说,他们本该迎来各自的二婚,想着不再大办仪式,就去领个证。事发后,她和薛向诚母亲将遗体接回这里。“他生前一直陪家里的老人住在这边,他的家人对他来说更重要吧。”

她遥望着台上的屏幕。上面播放着薛向诚生前的影像,视频中,他正在给陈莎过生日,在KTV里又唱又跳,脸上满是笑意。


长沙镇的山路上,不时有村民载着箩筐经过。 沃佳 摄

“我们的橙子没有毒!”

当天众人离开时,调查还在进行中。

时隔一周,这桩事件的余波仍笼罩着村庄。但比起其中的前因后果,村民们更在意事件背后,自己赖以为生的“柑橘”。

“出了那档子事,责任倒推给了橘子。”年轻果农点了根烟,淬了一口,“好多人在那说,我们的柑橘有毒噻。”

“我们的橙子没有毒!”丧事现场,张罗的婆婆忙不迭强调,“肯定没有!”

曾庆华的小舅子看到抖音里“橘子有毒”“农药打多了”的评论,忿忿不平,“随便什么垃圾堆多了堆久了,不都有沼气嘛。”

在他们看来,当地的柑橘种植本就不复繁荣。

一位村民回忆,90年代时,柑橘通过水路运输。他的父母靠编织竹筐为生,旺季的一夜,就能收到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订单。他们凭借双手,砍下一条条竹子,编织成的竹筐盛着柑橘,漂向全国各地。

而在曾庆华的记忆里,十几岁的春节,收柑橘的货车排起了长队。山底的农房里住满了收货的外地老板。当时下着大雨,土路泥泞,曾庆华一家住在半山腰上,他们没有单车,只得一人架起一条扁担,两头挑着总共一百多斤的柑橘,一步一打滑,挪到农房附近叫卖。当时,镇里的招待酒店、打蜡厂、代收点、仓库如雨后春笋。


在长沙镇,一些年轻人开始做电商。 冯蕊 摄

但随着柑橘种植产区在全国不断扩大,市场日趋饱和,柑橘“不再这么好卖”。没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更新的品种、合适的销路,越来越多的果农正离开行业。

“剩下的果农,都是60、70岁的。”曾庆华两年前刚从广东的鞋厂回到家乡,他说,年轻人很少会留在镇里,“划不来”,不如去一两百元一天的工厂里打工,不然就雇人打理家里的果树。

如今,村民们不免担忧,事件会加剧柑橘行情的波动,让当地的种植业雪上加霜。

一位老果农说,现在3万多元的化肥根本用不到一年,人工费又涨得厉害,收柑橘时雇工人,收柑橘时雇工人,一个人150元一天还要加上25元的烟钱和餐补,挑柑橘的工人要求年轻力壮,得350元一天。每次总共要叫10多个人。“今年一斤卖一块多,只能保住农药、施肥和人工的成本。”


客人前往柑橘园选购柑橘,果农正在称重。 沃佳 摄


曾庆华正在采摘自家的柑橘。 冯蕊 摄

“我以前很年轻很帅的。”49岁的曾庆华从回忆中缓过神,摸了摸满头白发。

他跳上山头,从果树上攥下一颗橙子。

“有毒的东西我会吃吗?”曾庆华支着镜头,拍起抖音。为了力证“水果没毒”,他带着皮就啃,大喊:“真甜!”

镜头一放,他赶紧把果皮吐在地上。

“呸,是苦的。”他笑道。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THE END

TAG:合伙人  化粪池  养猪场  养殖场  沼气中毒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