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金价从每克225元涨至600多元(当前金价每克多少元)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5-28 15:40:24
The Beginning

黄金价格一路暴涨,8年前借出去的黄金,如今应该按什么价格还?据湖南高院5月27日晚消息,2015年,开金店的温某向当时也从事金店生意的谢某借了3600克黄金,并约定本金按借条签订当日的金价225元每克计算,除利息外,到期后返还同等重量千足金饰品。如今温某还剩1500克黄金未还,金价每克已经超过600元,该怎么还双方各执一词。经法院调解,温某最终以1500克黄金80万元的折现价一次性付清。


法院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

8年前一张借条3600克黄金被借出

2015年11月25日,在深圳开金店的温某向原来也是从事金店生意的谢某求助,借了千足金黄金3600克,并出具了借条。借条中约定:本金按借条签订当日的金价225元每克计算,利息以每月壹分贰计算,到期后,温某返还同等重量千足金饰品。

关于利息,双方之后又重新进行了商定,约定以每月6000元标准计算,每6个月支付一次。截至2022年11月25日,温某都按期支付了该时间段内的全部利息。

然而2024年2月4日,温某支付了1万元利息后便再没有支付利息。谢某多次联系对方商量退还黄金并结算利息,但双方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问题的关键便在于飞速变化了的黄金价格。

2018年之后,温某陆续偿还了2100克黄金,现在还剩余1500克黄金未还。目前黄金价格一路上涨,已突破500元每克,谢某当然希望温某能够偿还黄金。

但温某表示,自己这些年一直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即使是2018年至2021年黄金行情一般,自己也没有抱怨过。如今生意正是红火的时候,如果一定要偿还,自己愿意以60万的现金结算1500克黄金。

还钱或还黄金 双方僵持不下

2024年4月7日,宁乡市人民法院黄材法庭收到了谢某的起诉状。“实在是谈不拢了,法庭可以帮我调解吗?拜托你们多做做工作,我也不想伤了和气。”谢某向工作人员说明原委。

考虑到案情相对简单且当事人希望通过调解的方式处理,法庭工作人员将案件委派给了调解员何国荣进行诉前调解。

因为温某目前仍在深圳开店,何国荣通过电话与温某进行了沟通,鉴于双方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电话中温某也表示愿意调解。为了不耽误温某的生意,双方约定五一黄金消费周过后一起来法庭调解。

5月7日,谢某与温某双双来到黄材法庭。虽然双方都是有心来解决问题,但由于金额实在是太大,双方就调解方案争论不休。

谢某说:“当年借条写的是还黄金,为什么不能还黄金给我,现在黄金拽手里头,比钱还扎实……”

温某说:“当年黄金价格才225元,现在市场上得五六百了。要高价去买黄金返还太不划算了,我愿意折价返还……”

两人僵持不下,各说各有理,归结来就两点,一是是否应该归还黄金,二是黄金按什么标准折价。“不还黄金也行,现在的金价是600多元,那就按600多元折价。”谢某率先表态,但对于金价丝毫不让。

温某则认为最近黄金暴涨,这样的时价不具有参考性,调解再次陷入僵局。

法庭搭建情谊桥 诉前解烦扰

考虑到双方的情绪都有些上头,继续面对面沟通对矛盾解决无益,调解员何国华与法官助理袁南决定分工合作,组织双方进行背靠背调解。

“老谢,你以前也是开金店的,黄金价格涨涨跌跌你肯定比我清楚,现在600多元不保证明天还有这么多,现在涨这么猛,到时回落起来怕也是惊人的。”何国华细细地跟谢某分析市场行情的变化,希望谢某稳妥考虑,落袋为安。

“温老板,您看您现在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想当初谢某在你生意起步困难的时候借给你黄金也是给了你很大帮助的。现在黄金价格上涨是事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您也是价格上涨的受益者,按以前的价格来结算那肯定是不现实的。”法官助理袁南耐心地与温某沟通。

一番调解过去,双方又重新回到了调解桌上。在调解员的反复劝说下,双方态度终于缓和下来,并在法庭的主持下达成了一致意见:1500克黄金共计折价80万元,温某当场一次性全部付清。

解决了一桩烦心事,谢某、温某结伴离开法庭。临别时,调解员对着两人说道:“情义值千金,希望你们以后还是好伙伴。”两人听后,相视一笑,挥手和调解员告别。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倪家宁

延伸阅读

女子刷到"假金手镯"新闻忙送检万元网购手镯 结果傻眼

“我花9000多买的黄金手镯竟然是金包银!”近日,长沙的汪女士向潇湘晨报(报料微信:xxcbbaoliao)晨意帮忙记者反映,她去年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家名为“传承黄金古法手镯严选”的店铺花万元买了黄金手镯,还收到了相应的鉴定证书。

3月22日,在看到一则“买到假的金手镯”的新闻报道后,汪女士才知道自己的手镯也是在该店买的,赶紧拿着手镯去金店请人查验,结果让她傻眼了:所谓的金手镯其实是“金包银”,但目前该店铺已无法联系。汪女士致电短视频平台客服,得到的答复是赔偿200元购物券,这让她不能接受。汪女士打算继续维权,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图为汪女士送检的手镯

女子网购黄金手镯,看到新闻报道后才去查验发现是金包银

2023年9月5日,汪女士通过短视频平台,在一家名为“传承黄金古法手镯严选”的商家买了一款黄金手镯,花了9641元,手镯重量为19.88克。“当时金价大概是450元一克,我购买的价格是485元左右一克,价格是比较合理的。”与手镯一起寄来的还有相应的鉴定证书,检验结论为“足金手镯”。

3月22日,汪女士看到一则报道,内容是一名女士在网上买到一个假的手镯,她注意到当事人所展示出来的资料似曾相识。“我后面才发现我与对方购买的东西是一样的,店铺也是同一个。”感到心慌的汪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平台。

“客服一开始说帮我联系售后退款,但是我告诉客服店铺好像已经跑路了,客服就让我先去做鉴定,否则不能证明这个黄金手镯是假的。”次日,汪女士去了长沙的珠宝鉴定中心,被告知只能验表面,如果要验手镯内部,需要把手镯剪成几截。

随后,汪女士去了一家金店。“我请老板帮我烧金,我全程拍视频,老板同意了。”记者注意到,视频中,手镯在被烧时外部在冒泡,里面露出的物品呈现银白色。“老板告诉我这是金包银。”汪女士再次与平台取得联系,于4月4日被告知购买过去了太久,无法证明是平台商城发出去的手镯。



手镯里面露出的物品呈现银白色

店铺已注销,平台称“赔200元购物券”,当事人:将继续维权

对此,汪女士感到不解。“黄金又不是食品,只有3天的保质期吗?”她查询到商家已经退店,其营业执照的注册时间是2023年5月5日,注销时间为2023年10月16日。“平台是否验证了店铺商品的真实性和商家资质?”她认为平台没有起到相应的监管责任。

4月8日,记者搜索门店营业执照上展示的东莞市大朗亿鑫商贸店,显示已为“注销企业”。汪女士的那条手镯的内部显示出银白色,一旁的保障卡上写道:基地发货,一物一证,质量保证;足金999,检测发货,支持正规机构复检。

当天,记者致电平台客服,对方表示稍后会有专业人士与汪女士对接。当天下午,汪女士接到客服回电,“平台还是说赔偿200元购物券,我不认可,也不接受。”

记者随后陪同汪女士来到了长沙天心区暮云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建议她直接联系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情况。汪女士说她将继续维权,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表示,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向法院起诉,需要当事人准备当时的购买记录、支付凭证,以及收发货的物流信息、相关货物的实物等等证据材料,必要时还需要通过鉴定来确定相关商品系假货。

THE END

TAG:法庭  黄金价格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