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巡视组进驻后,央企高管任上落马(中央巡视组巡视央企)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6-12 16:35:51
The Beginning

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徐佐任上落马。

6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徐佐落马 图为资料图

徐佐今年59岁,长期在中信集团工作。他从该集团下属公司的检验员,一步步升任集团下属公司高管,担任过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

2016年,徐佐任中信集团总经理助理,2019年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直至如今任上落马。

资料显示,中信集团曾连续15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2023年位居第100位。

一月前参加工作会议

一个多月前,徐佐曾参加工作会议。

中信集团官网显示,今年4月28日,中信集团董事会2023年度会议在北京中信大厦召开,集团副总经理徐佐列席会议。再之前,他亦如常参加活动。

徐佐生于1965年,湖北大悟人,22岁从昆明工学院(今昆明理工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毕业,当年他被分配到中信渤海铝业公司工作。

入职没多久,恰逢中信集团投资筹建了戴卡铝合金汽车车轮制造项目,徐佐等人被派往国外学习铝车轮的制造技术与设备工艺。回国后,他参与铝车轮试制的研究工作。

在渤海铝业公司他当过检验员,在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现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过质控部副科长、科长、销售部经理、企业管理部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

其间,徐佐完成从技术科研人员向公司管理者的身份转变。2007年,徐佐成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08年成为该公司党委书记,2013年成为该公司副董事长。

官方资料显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信集团于1988年投资组建的中国大陆第一家铝车轮制造企业,前身是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2007年进行股份制改造,2012年正式更名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徐佐成为中信集团总经理助理,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19年6月成为中信集团副总经理,直至如今任上落马。

中央巡视组进驻近两月

今年4月,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15个巡视组对34家经济工作部门和金融单位开展常规巡视。其中,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巡视中信集团。

巡视组受理信访时间截止到今年7月12日。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中信集团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

中央第十二巡视组组长提到,紧盯权力和责任,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准确把握金融单位特点,重点检查履行职能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巡视、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整改等情况。

中央巡视组进驻中信集团近两个月,徐佐任上落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2日,中信集团原纪委委员、监事会办公室原主任徐翔主动投案。徐佐落马两天前,徐翔被开除党籍。

徐翔生于1960年,曾任中国中信集团纪委委员、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监事会办公室主任、股东代表监事等职。

通报显示,徐翔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借婚嫁喜庆之机敛财,违规经商办企业,持有非上市公司股权,利用职务影响在证券交易中非正常获益,为亲属揽储谋利。

通报还提到,徐翔身为纪检干部,知纪违纪,违规插手干预下属企业执纪问责,道德败坏,违反生活纪律,利用组织人事权搞权钱交易,在人事安排、工程承揽等方面为多人谋利。

今年1月19日,官方通报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董事长张旭被查。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投资平台。

今年1月,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到,继续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显示,包括徐佐在内,金融领域中管干部今年至少3人被查,另外两人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原副行长楼文龙、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李吉平。

延伸阅读

世界500强央企原董事长、原总经理同日被查1人已退休



图为任建新和杨兴强 资料图

央企反腐持续,退休近6年,中国化工集团原董事长任建新被查。与任建新同日官宣被查的,还有原总经理杨兴强。

5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显示,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建新,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兴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和浙江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任建新今年66岁,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在化工领域工作40余年,早年曾在甘肃敦煌县下乡插队,后在原化学工业部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从事车工、钳工、档案管理工作并任团委书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任建新创办清洗公司,任该公司总经理,后来中国蓝星化学清洗总公司成立,他任公司总经理,还曾兼任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副总裁。

2004年,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原化工部直属企业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等企业重组,成立中国化工集团,任建新先后任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董事长,2018年6月退休。

杨兴强今年57岁,甘肃静宁县人,担任过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化工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



图为任建新资料图,他于2018年退休

多年上下级关系

中国化工集团原董事长与原总经理同日官宣被查,在央企反腐中比较少见。履历显示,任建新与杨兴强工作交集甚深,两人曾是多年的上下级关系。

任建新任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时,杨兴强任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化工集团副总经理;任建新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时,杨兴强任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

中国化工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2021年3月,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上述两大集团整体划入中国中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任建新退休后,杨兴强继续任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国中化集团重组合并后,2021年5月,杨兴强转任中国盐业集团总经理。

2022年8月,中国盐业集团领导班子调整,之后互联网以及媒体上鲜有关于杨兴强的报道。



图为杨兴强资料图,他曾两度担任任建新的助理

曾掀起多起商业并购

在化工领域,任建新颇为知名,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创办了蓝星公司,其二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掀起了多起商业并购,曾被媒体称为“并购之王”。

据以往媒体报道以及任建新自述,蓝星公司的故事要追溯到1984年。这一年,26岁的原化工部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任建新借款1万元,带人创办了蓝星清洗公司的前身——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化学清洗总公司。

创办此公司后,任建新的身份由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团委书记,变为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化学清洗总公司经理。1989年,蓝星化学清洗集团公司成立,任建新任蓝星化学清洗集团公司总经理,后担任中国蓝星化学清洗总公司总经理,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杨兴强也在蓝星工作多年,曾任蓝星清洗剂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蓝星公司西北分公司经理,蓝星公司兰州日用化工厂厂长,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

2004年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合并重组为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任建新出任该集团总经理。

在蓝星公司发展过程中,任建新曾掀起一系列并购,比如收购法国安迪苏公司、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挪威埃肯公司,以及REC太阳能公司等。

任职中国化工集团期间,任建新也多次主导公司并购。2015年,中国化工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收购倍耐力26.2%股份。倍耐力是全球第五大轮胎制造商,交易总规模约552亿元人民币。

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完成对瑞士农化和种子巨头先正达公司的收购。此项收购耗时两年,耗资约430亿美元(约合3100亿元人民币),创下中企海外单笔收购金额最高纪录。

因为诸多并购案例,有媒体称任建新为“中国并购王”。然而,并购带来了企业规模和营收的增长,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导致其盈利效果不佳。

此前媒体提到,《财富》世界500强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化工集团的利润率一直为负,并于2018年达到历史最低值,利润率为-3.3%,2020年回升至-1.3%。

2018年任建新退休,当时的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任了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有媒体指出,2021年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国中化集团合并重组,目的之一是化解收购带来的负债问题。

THE END

TAG:落马  徐翔  央企  中信集团  中央纪委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