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 过度保护孩子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8 06:18:29
The Beginning

现在的00后、10后都生活在很优渥的环境里,他们不用像70后和80后一样挨饿受冻,也不用像90后一样白手起家,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把所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好,他们只需享受一切就行了。

越是优渥的物质条件,越容易把孩子惯坏,导致现在很多孩子都缺乏独立能力,什么都需要靠父母。那父母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

1. 尊重孩子

也许有的家长会觉得“尊重”二字很缥缈,“我给他吃给他穿,他是我孩子,不是我父母,为什么还需要尊重他?”实际上,我们对于任何人,不管是家人、朋友、长者、幼小都应该抱有尊重之心。唯有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你才会注意自己和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会变得懂礼貌、举止大方、待人友善。

2. 让孩子去实践

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做家务事,家长都应多给孩子去努力,不要总是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好。例如,孩子想要去游乐场玩,可以作为交换条件,让孩子自己去买票。在做这些小事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挫折、孩子会产生气馁的情绪,这都是他们在独立之路上必经的阶段。唯有多多去实践,去努力,孩子才能培养出独立的品格。

3. 少否定,少干预

如果孩子想玩泥巴,父母说“太脏了,不准玩”,那就是干预了孩子选择玩泥巴的权利。

如果孩子想进厨房帮忙做饭,父母说“你只管读书,做饭这事我来”,那就是否定了孩子在厨艺方面的能力,干预了孩子学习新事物的机会。

如果孩子想学唱歌、跳舞,父母说“学这个有什么用,不如把你的课文多背几遍”,那无疑是把孩子的兴趣扼杀在摇篮里。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反正我的想法都会被父母否定”“反正最后都得听父母的”,于是孩子就懒于思考、懒于动手、懒于规划,逐渐丧失了独立能力。

过度保护孩子的危害

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和应对生活变化的能力。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后,那他的独立性就无法得到提高。在他成长过程中,因为受到的挫折太少,所以抗压能力就会很差,长大后,一点小事就可能导致他情绪抑郁、想不开……

一个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小故事

瑞恩是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学生时,这一天,他听老师讲述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

老师说:“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他们: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60分就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两块钱能买一条毯子,70加元(约合380元人民币)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瑞恩深受震惊。他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于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不过,妈妈并没有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嘲笑他。而是对他说:“你要捐70加元是好事,但是妈妈一时没法拿出70加元,你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得。”

于是瑞恩开始承担正常家务之外的更多的事。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小时地毯挣了两块钱;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赚到第二个两块钱;他还要一大早爬起来帮爷爷拣松果;帮邻居拣暴风雪后的树枝……

瑞恩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加元,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然而,工作人员告诉他:“70加元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

的瑞恩没有放弃,他开始继续努力。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终于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