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摔童案是亲子教育缺失引发的悲剧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8-05 12:36:07
The Beginning

 一件又一件的摔婴事件发生之后,该让我们提高警惕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孩子做出摔婴这样让人悚然的事情?目前的一些报道细节似乎都指向同一个问题——亲子教育的缺失。

亲子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与家庭教育的成败有着直接关系。数据显示,近60%的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不健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道德成长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模仿让他们获得经验,并以父母为榜样。

虽然没有离开家门,但过于忙碌或对孩子不闻不问的父母,实际使孩子处于一种“隐性留守儿童”的状态,他们缺少道德榜样,也没有分辨是非的基准。这些孩子以自然和无序状态发展出来的所谓道德,因为缺少校正,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出现了道德信念的沦丧。

这时候,孩子往往会更多地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影响。如据调查,有14.5%的未成年犯承认,影视作品中的某些内容使他们产生了违法犯罪的想法。事实上,少年虐童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 1993年就曾经有过一起震惊英国的案件,两名10岁左右的男孩将一名两岁的小孩虐杀致死,还制造了孩子被火车碾轧致死的假象。而且,在其中一个孩子的住处还搜出了《鬼娃回魂3》和《铁路少年》等暴力影片。

网络是另一个影响当代孩子发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网络游戏,游戏中的虚拟身份会干扰他们对现实角色的清晰认识。青少年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理性行为能力都较低,具有冲动性和攻击性。网络游戏的暴力性内容往往会引发他们冲动性暴力犯罪。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处于“放任”状态的孩子对亲情往往是淡漠的,这使他们变得对人无情和冷漠。如果再配以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情况则更加糟糕。后者也最能反映出家庭教育的低下和无能。粗暴惩戒的唯一功效只能暂时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其成为在家长[微博]或其他权威人物面前老实、而背后表里不一的人。

粗暴的管教还会增加孩子的孤独感和叛离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情绪不稳、残暴和缺乏同情心。而被粗暴对待的孩子也更容易用同样粗暴的手段去对待他人,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溺爱、粗暴或放任都不是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家长在孩子教育上“耍滑头”,“公共教育”成了他们的救星,以为把孩子早早送进幼儿园或学校就万事大吉。家庭将更多的教育监护责任“转嫁”给学校,面对道德问题还常常问上一句“你们老师怎么教的”?

教师和学校往往面临的是一个有心无力的窘态,智能中心主义的教育模式让他们不得不优先重视智力而轻视道德。我们计算一下,如果一个班有40个学生,教师每天给每个学生哪怕一分钟的特别关注,总时间就是40分钟……再看看作息时间表、课程表以及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其他工作安排,就会明白教师到底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帮助家长完成这个“转嫁”的重任了。

更糟糕的是,从影响力上来讲,老师的“言传”,远比不上父母的“身教”。家长及家庭成员的各种不良行为会对青少年造成实质性影响,使他们对社会认同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产生怀疑,偏离正确的道德取向。一些家长因为一些小利益去鼓励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这无疑树立了糟糕的榜样。

如果想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家长就必须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关注孩子,我们可以试着坐下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多观察,才能在细微处发现问题,在孩子犯错之前引导化解。

我们要防微杜渐、循循善诱,而不是平时关注不多,一旦出现了问题便简单粗暴。虽然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今天,多挣一些钱不是坏事,但钱是挣不完的,孩子的教育却是耽误不得,一个成功的家庭应该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