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你知道吗?家也是会伤人的!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07 15:01:47
The Beginning

1.恋爱,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什么是理想父母?就是可以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梦想:重复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也许你真的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形象,但是你早晚会发现,对方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人,而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人。

因为,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2.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就是因为各自的坐标体系不同。我们从坐标体系的中心,向其他人——我们的分析对象,发出推测、揣摩、评价。我们总是纠结于事实、对错,却忽略了对方的情绪、感受。事实上,你看到的事实,只是你眼中的事实,而不是对方的事实。

想要理解对方,就需要放下自己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

3.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每个人都有两种社会关系,一个是个人领域,包括亲人、朋友,最典型的是家;一个是社会领域,包括同事、同学等,最典型的就是职场。当今社会流行成功崇拜,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掌握权力。但是在社会领域适用的权力规则,在个人领域,特别是在家庭中并不适合,家庭需要的是珍惜规则,如果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可能会让你的家庭关系冰冷又糟糕。

4.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家庭中处于第一位的,应该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在一个新家庭中,如果婆媳关系糟糕,一般可以推断,婆婆以前身为媳妇时也是婆媳关系糟糕,并且亲子关系超越了夫妻关系。 因此,当儿子离开她组建自己的新家庭时,她觉得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因此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这是很多婆媳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5.妈妈对婴儿的关注

有些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塌,这种情况通常是幼时没被看见。生命的最早期,如果妈妈的注目一直在,婴儿就会感觉到自己一直存在。如果注目时,妈妈与婴儿有共鸣,且带着接纳与喜悦,婴儿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在母子关系及其他任何关系中,我的感受能被感受到,这一刻,就是爱。

6.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决定者。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有一个天然的精神胚胎。精神胚胎的发育,不是别的,就是孩子的感觉。感觉,是孩子碰触任一事物时,在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这份感觉,会滋养他的胚胎发育。

孙瑞雪说: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7.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个留守少年在电话里向妈妈抱怨“爷爷奶奶太唠叨了”,但是做妈妈的只是对这件事给予了回应,却没有理解他“烦透了”的感受,于是这个孩子又语出惊人,说“要杀了爷爷奶奶”,这个惊人之语吓坏了妈妈,认为孩子“道德糟糕”,孩子感受到她的评判,更加感觉到孤独,不被理解,和父母也更加疏离。

8.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其实远超过老师,是孩子们压力的主要来源。父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主要原因是,父母,尤其是妈妈,要么是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要么是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转嫁压力,让父母们控制住了孩子,使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路线去发展,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孩子因为自己不被尊重,也学不会尊重别人,或者过于在意外在的评价。

解决之道,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9.孩子为何迷恋网络

如果幼儿得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安全岛”,爸爸妈妈的爱就是安全岛的基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安全感会逐渐沉淀为一种潜意识,成人后,即便受伤,也会很快地痊愈。许多孩子迷恋网络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于是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

只有父母重新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整个家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的网瘾才会真正消失。

10.关于爱的六个谎言

第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第二,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第三,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第四,婆媳关系,其实是三方关系;第五,嫉妒是因为爱你,其实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第六,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有一种“假爱”实际上是强迫性重复的需要。

亲密关系,是人的心理需求的核心,爱,则是令亲密关系健康流动的源泉。

THE END

TAG:孩子  自己的  父母  的人  关系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