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柚子妈这里说的了解,可不是指孩子的生日、身高体重、喜欢的口味颜色这些外在的表现哈,而是孩子的内心世界、真实想法!
有位宝妈跟柚子妈诉苦说她儿子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摔东西。
我问她你看到孩子摔东西是怎么处理的?
她说我当然很生气啊,虽说那些玩具也不是很贵,但这么摔也不行,我得让他懂得珍惜,所以每次都骂他一顿。
可一骂他就哭,他一哭我就更来气,有时候气急了就打一顿,可越打他下次摔得越多。
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太难搞了,她每次都这样说。
我对她说,下次孩子摔东西的时候你不要骂,先抱着孩子安慰下,然后跟他聊聊天,说不定会有不同的效果。
过了两天她给我回信息,第一句就只三个字:好惭愧。
她说这次孩子摔东西时照着我说的办法,抱着孩子安慰了一会,然后问孩子为什么要摔东西?
孩子说,我想要妈妈陪我。
她觉得很奇怪,说妈妈不是天天都在家陪你吗(她是全职主妇)?
小家伙一边抽泣一边说,妈妈看手机。
她这才明白了,每次从学校把孩子接回家,她都是让孩子自己玩,她则在一旁玩手机,孩子摔东西,原来就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让妈妈陪他。
我想,如果这位妈妈不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想法,恐怕到现在还沉浸在自己臆想的判断里,根本不知道孩子为啥摔东西。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往往不是我们给的不够多,而是了解的不够多。
我们习惯了通过给孩子买衣服,带孩子吃好吃的、买玩具送礼物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爱,这可能跟我们小时候物质比较缺乏有关。
然后孩子一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不是打就是骂,或者到处去倾诉,说孩子不听话,不感恩,不懂事,难带。
我们总是想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或者自己空想着去判断孩子为什么这样。
却很少能静下心来温柔的问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在害怕什么?
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所以就算是用遍36计,也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治标不治本。
前几天有一位宝爸对我说,有一次他说了孩子两句,孩子立马就怼了回来:你根本就不了解我,凭什么说我!
他说他完全被孩子的话噎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接,看到孩子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自己特别难受。
他也很想了解孩子,想陪着孩子,可工作实在太忙了,他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孩子。
我给了他一个建议:去看孩子的画。
这不仅是我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所感,也是我那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给我的建议。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就曾说过:“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
因为最能体现一个人内心的,一个是文字,另一个就是他的画,包括孩子。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一元购画”,大家都知道画画的是些患有唐氏、自闭症等特殊的“小朋友”。
大家可能会很疑惑,为什么这些“小朋友”在绘画上会有这么厉害的天赋?
其实不管孩子本身的智力有什么问题,他们都是有情绪的。
当他们的情绪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会通过其他的方式体现出来,例如绘画,例如音乐。
所以很多心理医生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都会要求病人先画一幅画,就是这个原因。
因为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的内心写照。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笔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次用色,甚至喜欢画的人物,都是他的另一种语言。
所以,通过绘画这种特殊的语言,是最能发现孩子内心世界的方式。
详细的关于如何通过绘画来了解孩子内心的方法,大家可以看二条,有详细的介绍。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绘画天才,也是创意天才。
当孩子拿着一支笔恣意涂画时,其实是在启动自己的艺术才华。
但很多时候,孩子的这种才华,很早就会被抹杀。
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家里装饰的漂漂亮亮的墙壁被颜料涂得乱七八糟啊!
柚子是两岁开始对画画表现出兴趣的。
一开始的时候我都是拿出白纸,想让他画在纸上,可根本就没用,他完全不按你说的来。
家里的墙壁、家具、沙发、图书等凡是他能接触到的东西上,都留下了他的大作。
可那时候我们还是租的房子,画在家具上的颜料基本还能清除,但画在墙上的就很难了。
看着雪白的墙壁被他涂得五颜六色,我都不知道该怎样跟房东解释。
可是不让他画又完全不可能。
后来我跟柚子爸商量了一下,干脆跟房东说一下,等我们搬家的时候,帮他重新刷一下墙壁吧。
后来我们自己买了房子,想像尹建莉老师说的那样,给孩子留一面涂鸦墙,但装修师傅为了整体效果,最终还是全部按照图纸的设计来走的。
后来我们只好买来白色的墙纸,给柚子和橙子铺了一面涂鸦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