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因为你是姐姐,所以你就得让着弟弟……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1-14 00:00:39
The Beginning

“我又不是孔融,为什么每次非得我让梨?”

好友十岁的女儿果儿歇斯底里地对妈妈喊出这句话。

果儿的尖叫瞬间吸引了正在用餐的顾客,大家纷纷好奇看过来。

妈妈觉得很尴尬,瞪着她,压低声音说道你是姐姐,不应该让着弟弟吗?

然后准备伸手拿走果儿手上的冰淇淋。

弟弟自己不小心把冰淇淋掉地上,这是我的,为什么每次都要我让给他,你好偏心!果儿转过身背对着妈妈,死死护着冰淇淋,整个人像只刺猬抗拒她的靠近。

我赶紧打圆场,把自己手上的冰淇淋给了好友的儿子,小家伙马上对我露出两排大白牙。

好友无可奈何地跟我抱怨果儿有多不懂事,身为姐姐却不懂得让着弟弟,芝麻大点的小事都要和弟弟争风吃醋,纠缠不休。

比如买了同样的玩具,果儿先选了蓝色,弟弟也要蓝色,她就要求让给弟弟;家里剩下一瓶牛奶,果儿放学回来喝到一半,弟弟吵着要喝,她会硬从果儿手上夺过来给弟弟喝……每次果儿表示抗议,她就搬出恒古不变的道理,“你是姐姐,你得让着弟弟,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照顾弟弟啊”。

就因为这句话,身为老大的果儿她不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即使有,也得把优先权让给弟弟。

因为就算你强行收入囊中,妈妈马上冲出来对着她喊,你是姐姐啊,不能让着弟弟吗?一点都不让人省心。然后果儿就被扣上不懂事,以大欺小的帽子。

好友说自己只是希望作为老大的姐姐能替妈妈分忧,多让着老二。殊不知,她一番苦心的区别对待已经让果儿产生妈妈只爱弟弟不爱我的想法。

最后,好友还劝我生二胎要慎重再慎重,如果还没准备好搞定两个娃的强大心理,还是见好就收。

那些从小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

父母倘若总是要求老大把东西让给老二,老大会感觉受到不平等待遇。

所谓“懂事”的孩子即使遇到心头所好,为了博得父母的关注,只能压制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老二仗着父母的宠爱有恃无恐。

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还是应该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是老大争风吃醋还是老二无理取闹?

身为家里的老大,理应起到照顾年幼弟妹的责任,但并不表示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拱手相让。

有些东西可以让,可有些东西对孩子来说就跟领土一样,它必须宣示主权。

比如父母的信任和重视,还有宠爱。

经常看到电视报道这样的新闻,一个家庭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但因家境贫寒,父母只能供一个人上大学。

这时父母就老泪纵横劝说老大把机会让给老二。

看着很励志很感人。

可是对于被迫放弃人生转折点的老大来说,谁考虑过他的感受?

为什么同样考取高等院校,同样的出身,老大就得无条件放弃求学机会?

谁都不是圣人,伟大到毫无怨言,只因亲情绑架,只因你是老大要懂事,要体贴父母,要帮忙减轻家里的重担。

同样的机会,自愿放弃那叫“让”。被强行要求退出,那是“逼迫”。

我的同事张姐,她生了对双胞胎女儿。前后只差几分钟就决定了张姐对她们的态度。她总是劝说姐姐要让着妹妹。

只要是妹妹喜欢的,姐姐必须毫无理由让出。

张姐美名其曰为,谦让是美德。

小时候的零食玩具妹妹先选。现在快小学毕业的年纪,还是妹妹优先选择书桌房间。可与之相反的却是,整理房间、帮爸妈端菜洗碗这些家务活,张姐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姐姐,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妹妹还小能做什么,你是姐姐当然要帮爸爸妈妈分担。

有次张姐将姐妹俩带到公司玩,和其他孩子打闹间隙,妹妹突然哇哇大哭。张姐发现她的手臂有道伤痕。可是任凭别人怎么问,妹妹都不说是谁弄伤。

张姐二话不说把姐姐从头到脚训斥一顿,认定是姐姐碰伤妹妹。姐姐矢口否认,极力辩解自己没有碰到妹妹。

后来保洁阿姨说是妹妹自己摔倒的。顿时,姐姐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声泪俱下当着公司所有同事的面控诉张姐如何偏心。最后哭红双眼跑出去。

同事们劝说张姐要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因为是姐姐就得逆来顺受,凡事都让着妹妹;也不能让妹妹觉得有优先权。退一万步说,即使姐妹相差几岁,她也是需要被呵护的孩子,何况双胞胎姐妹只是出场顺序不一样。

张姐神情落寞,一个人喃喃自语,我不知道她这么记恨我,我以为她只是耍耍脾气而已……

作为父母,除了告诉哥哥姐姐要照顾弟弟妹妹;同时也该告诉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把自己的东西让给你是因为爱你。

不让,是应该;让了,要谢谢。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

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独一无二的爱。

因为孩子自己本身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

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宠爱,以此获得亲密感与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种强求大的让小的。

结果造就一批懂事的大孩子,看上去大度而坚强,甚至超过那个年龄所能承受的。

其实这坚强的背后往往以压抑孩童正常情绪与需求为代价。

孩子童年所缺的,都要用余生追逐偿还。

孩子内心的渴求不会因为父母的压制而消失,反而越来越深刻。

有时被孩子以错误的方式在其他的地方进行了弥补:

父母没有陪伴,孩子会找手机电脑陪伴。

家庭氛围紧张而冷漠,孩子会通过早恋来获得内心的情感需求。

而缺乏父爱的女孩,长大后更迷恋大叔。

长期没有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长大后也常常选择牺牲自己的感觉,去获得他人的欢心。

请欣赏每一个孩子独特的好,也接纳他们不一样的缺点。

不要等到孩子大了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问题。

原来是自己当年种下的恶果。

THE END

TAG:孩子  弟弟  姐姐  父母  妹妹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