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你的这些“暗示”,可能会毁了孩子!请立即停止!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10 00:02:12
The Beginning

“你这孩子太懒惰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磨蹭?”“你为什么总不把东西放回原位?”

孩子非常敏感和脆弱,也易受到心理暗示。正面的暗示会让孩子积极向上,反之,则可能将孩子带入深渊。

01

小时候,有人评价我“这孩子太瘦,多吃点”,我父母接下去就会跟一句:“是啊,肠胃不好。”

其实我一直挺健康,无非就是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每天早起就能上厕所。但奇怪的是,自从我上了大学,住进寝室开始“独立生活”,竟然便秘就莫名地全好了。

我父亲一大业余爱好是研究养生,看完报纸养身版之后,常常就来各种“吓唬”我。这方面的记忆始于我被把尿那会儿,当我妈抱着我给我把尿的时候,我爸就会各种举例子摆理论来阻止:把尿对孩子不好,甚至会导致“脱肛”。

随后,我常常会在便便时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些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恐惧也不断“泛化”。虽然我知道,这或许是他爱我的方式,他觉得可以用各种提醒,防止我掉坑、走弯路。

我想说的是,从我小时候的个人体验来说,提前认知这些疾病信息对我的问题实在是毫无帮助,甚至让我对便便产生更大的恐惧。

前几年,我在豆瓣找到了一个叫做“拉不出屎”的组织,才发觉当年自己的那些情况压根不是个事儿,根本就是焦虑的家长“过度关注”了我的便便问题。

02

我之所以要说自己小时候被负面暗示限制得身心俱疲的实例,是因为最近发觉我家乐乐,似乎也被一些负面暗示,不断被限制着。

6月底那会儿,虽还没完全入夏,但温度也升到35度左右,小孩子一动就满头汗,所以大多数父母已经给孩子穿了短袖T恤。

那阵子正值毕业季,乐乐所在的幼儿园大班一直筹划着各种毕业照片,而我多次拿到照片后都发现,其他孩子穿着短袖,唯独我家乐乐穿着长袖。

这显然是我婆婆的风格。那次,我问乐乐为何那么热的天,还穿着长袖?乐乐回答:“奶奶说了,我没其他小朋友身体好,容易生病,所以我要穿得比别人多才行。”

乐乐奶奶很好沟通,我俩也不存在任何婆媳矛盾,所以我坦诚布公纠正了她对孩子说的话里所存在的问题:

1.直接告诉孩子“没其他小朋友身体好”是负面暗示,应避免把这些负面暗示传递给孩子。

2.比别人穿得多,别人都可以穿短袖,乐乐却要穿长袖,这是在特殊化孩子,这种刻意的特殊化可能会让孩子自卑。

03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不易被察觉的负面暗示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尤其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负面的暗示相当于一个“坏标签”,会固化孩子身上的“小毛小病”,并扩大化成为影响性格发展的因素。

父母所传达出的负面暗示,对孩子来说杀伤力巨大,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负面标签会让他们觉得:“爸爸妈妈都这样说我,那我一定就是这样的人了。”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创立者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当孩子在心理上也“认可”了父母的负面暗示,就会不断往父母所描述的负面形象上去靠拢。

比如一个才几岁的孩子,在吃食物的时候可能会有选择地吃自己喜欢的,而家长的评价就成了“这孩子就是挑食”“这个孩子吃东西嘴巴真刁”,其实对孩子来说,或许“挑食”这个词都尚且不在他的认知范围里,但在家长一再的强化之下,他终于理解了“挑食”的含义。

“挑食”这一负面暗示就像一条“提示”一般,让孩子不自觉地就对“挑食”这一行为选择性地关注起来,渐渐地,变得越来越“挑食”。

在孩童身上,类似的还有尿床、口吃、粗心等问题,都与负面暗示有关。

记得我小时候,总被评价“成绩挺好的,就是有些粗心”,鬼知道是哪个老师带头这样评价我,搞得我之后总会因为一道超简单的填空题扣掉1、2分,与满分无缘。

很多孩子都会这样,被父母、老师们传达的负面暗示的内容,给限制住。

04

负面的暗示会将一些不足扩大化,这就提示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中,要尽可能避免负面暗示的影响,多使用正面积极的暗示。

期望效应实验是教育心理学中非常著名的一个实验:

罗森塔尔从一个小学的班级里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告诉老师,这些学生经过了特殊的测试,他们很有潜力,接下去会有长足的进步。8个月之后,再次进行测验发现,之前被随机选出的那些学生的成绩果真有了明显的进步。

那些号称经过测试的孩子,其实完全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之所以成绩真的获得了明显进步,只是与教师的期待值有关。因为有了正面的期待,所以老师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和评价也会不同,学生在老师的这种正面关注、期待之下,也会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实验进一步证实的其实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自证预言,即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事态的发展,并导致最后预言成真。

那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想用积极暗示来不断改造孩子,不妨试一试以下三个方法:

用积极语言替代消极语言

典型的消极语言如“总是”“绝对”“永远”等,其表达的语义往往比较极端,常常带着绝望、否定的含义。当你用这些极端词汇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容易增加孩子的焦虑感。

家长表达出的语言会限定孩子的发展,用积极的语言替代那些极端、消极的语言,能传递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告诉他“你可以的”“这个正是你擅长的”。多用积极的暗示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而非不断强调不该做什么。

用表情、反应传递积极暗示

有时候当孩子表现出恐惧,并非恐惧事情本身,而是恐惧成年人的反应和看法。

比如,一个小宝宝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跤了,这个时候孩子的反应是大哭,还是淡定地自己寻找方法站起来,或许依赖于家长的表情和反应。

如果家长表现得惊恐慌张,手忙脚乱地去抱起孩子,这个时候,孩子会从家长的表情中习得情绪反应。家长的反应也暗示了孩子:现在我遇到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于是,他或许会因为害怕而大哭。

如果家长当时的反应较为轻松和淡定,或许给孩子的暗示就是,摔跤似乎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我也不必为此哭泣。

对兴趣及潜能的“积极”关注

孩子或许有优点也有缺点,当家长选择性地对其积极的一面进行关注,并不断鼓励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成绩一般,但画画特别好,那家长就可以不断去积极暗示这个孩子所擅长的一面,如果他能在画画方面获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提高自信,或许也能逐渐带动全面的发展。

孩子会按照父母的期待而不断调整、塑造自己,孩子的自我认知,取决于对外界反应的理解,尤其是父母的反应。所以,你给予了孩子怎样的“暗示”,就可能会塑造出怎样的孩子。

如果暗示是创作手法,那孩子就是你的作品。

THE END

TAG:孩子  暗示  负面  家长  挑食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