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说好的再生一个也不会“偏爱”呢?为什么我变成了这种妈妈......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1-01 00:01:25
The Beginning

有位妈妈在后台留言:

“我觉得自己这两年里体会最多的情绪就是内疚。在意外怀上老二之后,就一直对老大很内疚,觉得要给他带来一个和他争夺父母关爱和资源的竞争对手。现在老二渐渐大了,老大又总是很调皮,我觉得老二比老大可爱多了,私心里觉得自己爱老二更多,可是我又开始对老大开始内疚了。因为个人成长经历,我最讨厌父母在两个孩子之间偏爱某一个了,可是我自己也成了一个会偏心的父母……我这样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其实这位朋友的情况我也经历过,老二刚出生的时候,和老大已经有接近两年的朝夕相处,老大也正式牙牙学语的时候,异常可爱。老二除了吃喝拉撒睡,头几个月里互动很少,还每天半夜要起来给她喂奶换尿布。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即使老二到来了,我对老大的爱也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

慢慢老二长大了,一点一滴的互动,一天一天更擅于表达自己,开始蹒跚学步,开始牙牙学语,更主要的是,她不像哥哥那样总是横冲直撞,抱都抱不住。这个小姑娘,只要被抱在怀里,总是很温柔地趴在我肩膀或者胸前,轻轻喊一声“妈妈”,偶尔还调皮学一声“喵”小猫叫,喜欢亲我的脸颊,她总是瞬间会让我的心融化。

老二一天天长大的同时,老大也一天天长大,不同的是,他开始经历“不”字当头的两三岁,横冲直撞的三四岁,现在处于喜欢故意逗妹妹哭的“狗都嫌”的四五岁。

于是,“偏爱”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是的,偏爱,这个很多父母禁忌说出口的词语,其实真的难以避免。

我们总是听自己的父母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对我们的爱和对我们兄弟姐妹是一样的。其实我们心里知道,即使是手心和手背,那也是不一样的。

那我们为什么会有“偏爱”的出现呢?

刨除有些父母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些原因也是需要考虑的。比如产后一年内,妈妈体内的激素会加强妈妈和婴儿之间的链接,这个时候很多妈妈对于新生婴儿的亲密度是比较强的。

有些妈妈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焦虑于吃喝拉撒睡,没有多余的心力和孩子互动,但是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因为照顾生理需求驾轻就熟,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互动,情感链接也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强。

此外,每个孩子的气质、性格特征不同,和父母自身的气质特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要知道的是,作为父母,我们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而孩子的气质性格特征和我们的性格特征能够最佳吻合,则往往是影响亲子互动模式的重要因素,这也称之为“最佳吻合原则”(“goodness of fit”)。

比如,一个情绪波动大,容易被激惹的父母,有两个孩子,一个对环境变化更敏感,经常哭闹,反应强度更大,情绪反应持续时间更长;另一个活动量适度,对环境适应快,情绪反应适中,容易被安抚,容易被逗笑。

可想而知,第一个孩子的行为特征往往会让父母的情绪更容易失控,而情绪不稳定容易失控的父母又同样让第一个孩子更加不安,反应强度更大,出现类似于滚雪球似的恶性循环。

第二个孩子呢,他喜欢笑和容易安抚的特征会给父母陪伴互动的行为更多正强化,父母更喜欢和他互动,他也更喜欢,于是,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一个恶性循环,一个良性循坏,偏爱自然就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

我还记得我童年的时候经常抱怨我的妈妈,因为在我看来,她偏爱我的弟弟,不爱我。其实回过头去看,除了老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和我自己的性格也有关系。我小时候非常的倔强,经常顶嘴,即使挨揍都会僵在那里,瞪着我妈妈,大有“你直接打死我算了”的架势。而小我两岁的弟弟呢,只要看到要挨揍了,哪怕还没挨到他呢,立马告饶:“妈妈,我再也不这样了……”

在我爸外出打工,我妈一个人在家带两个孩子还要操持农活的日子,我的行为表现对于我那压力巨大每天过度疲劳的妈妈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的。

怎么办?

然而,我们都知道父母的偏爱其实是不好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偏爱会引起他们深深的不安,也会让同胞竞争更加激烈。虽然内心的偏爱很多时候无法完全避免,但是我们只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是至少可以从行动上做一些调整的。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也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明确知道在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作为大人,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调整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来迎合我们。

比如我自己,我知道哥哥和妹妹在气质特征上的不同,我自己有出现“偏爱”的趋势,我会让自己静下来,多和哥哥相互和互动,听听他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只看他外在的行为表现。然后我就会发现,活泼好动的老大同样有一颗既敏感又可爱的心,他的一些行为出发点其实特别让人感动。

更重要的是,我会要求自己在行为上是不带偏爱的,给一个孩子拥抱,就一定也会给另一个孩子拥抱。我也会孩子爸爸约定好,如果对方在言行中出现区别对待的情况,另一方要及时提醒。

最不济,双方父母都有一个被偏爱的孩子,也好过父母双方都偏爱同一个孩子。因为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妈妈更喜欢我弟弟,但是我爸爸更喜欢我。”多多少少让孩子心理能有所平衡,有点“扯平”的感觉。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有偏爱的趋势,大可不必沉溺在内疚中,从而出现过度补偿行为,而是应该从了解自己和了解孩子开始,调整你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因为强迫自己压制喜好,表演式的补偿,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总有一天会感受到的。

THE END

TAG:孩子  互动  父母  老二  妈妈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