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像恋爱,说分就分,婚姻牵扯到太多。
最关键的就是孩子。
如何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让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如果他们的人生出现偏差谁负责?
你当然可以对我说孩子生在这样的家庭,就得面对这样的分离。这样的话,我无力辩驳。
只希望作为父母在做决定前,好好考虑孩子好好安顿孩子。如果连孩子这个因素你也考虑了,那么就追随内心做出选择吧。
这些天大火的《我的前半生》,剧中的3个孩子,有3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剧中三个孩子,谁更幸福?是从原生家庭走出来的平儿,还是半路家庭的佳清,或者是整日争吵家庭的小孩。
01
吵架的家庭
罗子君妹妹罗子群的孩子
子群的孩子生活在健全的家庭,但父母外婆常年争吵。在我看来爸爸白光自己就像个小孩,在他们家鸡毛蒜皮也能吵起来。
白光刚出场时上演的就是和岳母娘大吵的一幕,当时我还真以为他们会离婚,随着剧情的推进,我才知道,在这个家庭,吵架、对骂、摔东西是常态。
实在难以想象成天生活在争吵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暴力倾向?心理缺陷?
虽然剧情有些夸张,但多少透露着现实的气息。
初二学生小夜在学校不能合群,总是独自来往,有时不愿去上学。有天下午在教室里用小刀割自己手腕,被老师送来心理治疗。
在了解了小桦的成长经历后发现:小夜的父母从她母亲怀孕起就经常吵闹,其父是个很冲动的人,常常发火,吵完后又很快平息。父母吵架习以为常,婴幼儿期常因父母吵架而恶梦频繁,且一直尿床至12 岁。
小夜从小在不安中长大,父母的吵架严重地影响了她的心理,心灵长期被紧张、恐惧、不安折磨着,造成了胆怯、懦弱、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是不会喜欢自己的,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形成内向抑郁的性格,日渐疏远同学。到了青春期,由于人际关系的困扰,终于导致精神崩溃。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是隐性的,问题的出现有时是滞后的,如果父母不意识到后果,必将祸害孩子。所以,欲生养孩子的父母自己首先要成长为能够控制情绪的人。
吵架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发泄下心里的不爽。
在吵之前,完全可在心里默念几遍,原配我选的孩子我生的。当你默念完后,大约就已失去了吵架的想法,不信可以试试。
的确,婚后的日子平淡无奇,以前的激情心动全没了,被生活琐事所替代,甚至不愿说话,不愿多看对方一眼。
如果真这样了,请放缓脚步,思考下你的家庭是不是出问题了?解决问题后轻装上阵。
刚结婚时谁都是抱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愿望,谁都不想把日子往死了过,谁都希望小家庭红红火火。
因此,吵架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会吵散人心。
02
被夺走的父爱
我一直认为在婚姻中你可抛妻抛夫但却不能弃子,只要你高兴,你当然有权选择去别人家当男主人做女主人,但弃子这样的行为,我鄙视。
是怎样不负责任的人,才在面对自己孩子时无动于衷,何等狠的心才做的出如此残忍的事。
平儿原本有一个吃穿不愁的完美家庭,但离婚后从豪华的学区房搬到老房子里,爸爸变成了别人的爸爸,身边只有妈妈陪着,听着平儿在新搬去的小房子里,哭喊着“我要回家”,不禁让人落泪。过惯了好日子的平儿,突然要过苦日子,这样的落差对一个小孩来讲实在太大。
原本属于他的家成了爸爸和其他阿姨的家,他的房间住着其他小朋友,下雨时父亲替别的小朋友撑伞,妈妈却抱着自己站在雨中。
父亲陈俊生在离婚前夕,还去翻阅关于单亲孩子心理问题的研究。最终却依然毫无留恋的离婚,只能说真虚伪!
陈俊生说以后孩子的生活品质不会受影响,我直接崩溃。什么叫不受影响?生活品质就是你说了算吗?你干脆生活在旧社会,搞个三妻四妾还其乐融融算了。
两口子打官司争夺孩子抚养权,看上去貌似是个有责任的爸爸,事实上简直瞎扯,他抢孩子也不是为了陪伴,而是给爷爷奶奶带着。
看得我气不打一处来,给不了孩子完整的家,还想把母爱也夺走?爷爷奶奶全身心的爱也抵不过妈妈的陪伴。你抛妻可以,但凭什么弃子呢?这样的父爱要不起!
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家庭的状态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及性格,还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
家庭中的纷争,尤其是父母间频繁的争吵,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害。孩子在恐惧、绝望、无奈中封闭自己,缺乏自信和信任。成年后,这些孩子非常有可能沉溺于自己的臆想中来弥补自己的缺失。问题少年多数来源于童年时期的不快乐及安全感的缺失。
03
父母的人生,孩子买单
佳清。他一出场就是没有爸爸,妈妈是逆袭成功的“小三”。
对于凌玲的前夫、佳清的父亲,剧里并未有过多的交代,但从凌玲独自带着儿子租房住、她对陈俊生的志在必得、火力全开,以及她离婚的果决来看,她的前夫肯定是个在经济上和精神气质上与她的要求相距甚远的男人。
她和前夫之前的那桩不愉快的婚姻,显然在儿子佳清的身上留下了痕迹。
佳清性格内向、胆小、不易于与人亲近,是一个有些自卑、戒备心重的孩子,这与他自小生活在一个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密不可分。
他胆小叛逆,对后爸一开始是完全不能接受。
看妈妈送后爸出门,他会在家大声喊妈妈回来;会说喊什么都行,只要不让我喊爸爸,我永远都不会喊他爸爸。
尽管是小学一年级,但是却让这个孩子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他早早就收起了自己的天真,学会了想大人一样看问题。
可能是因为妈妈离婚后半年不到就要再婚的缘故,他没有时间过渡,必须要接受马上搬到一个根本谈不上温馨和睦的重组家庭生活。
母亲搭上新爸爸陈俊生后,他随母亲来到了陌生的陈家。起初,陈俊生的父母并不接纳他们母子,家里的气氛冰冷而怪异,爷爷奶奶对待亲孙子平儿亲热、宠爱的态度,与对待外来娃佳清的客气、淡然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是抗拒陈俊生的,但是却必须在小小年纪学着去隐忍接受,所以电视剧中出现了他和陈俊生讨价还价探讨以后这怎么住的场景。他的言辞里都是试探和小心翼翼。
这样的落差,对于7岁孩子敏感、脆弱的心灵是极大的压力,何况,佳清本来就是一个有些自卑和孤僻的孩子。
他的妈妈凌玲,毋庸置疑肯定是爱他的,但是她的爱却不是单纯的母爱。
就像她曾教给佳清的:如果想明天过的好,今天就要努力。
无论凌玲如何用力弥合这个家因她而起的关系裂痕,无论她如何用心讨陈俊生父母的欢心,无论她如何费心机调动资源,在这个她半路杀入的家庭里为自己和儿子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有一点是毋庸怀疑的,那就是她的孩子永远也很难完全融入陈家,佳清就像红楼梦里的林妹妹进贾府,一步一个小心,源于内心无法放下的自卑和无处不在的压抑,这是一个既定家庭里的外来娃惯常的心理表现。
事实上,在陈家继续的童年,并不会真正改良佳清的心理环境。在一个母亲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别人的家里”长期小心谨慎,佳清内心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只会更甚。
虽说剧中凌玲不是善类,但孩子是无辜的,我依然希望他能在温馨的环境中身心健康的长大,凭什么要为父母的人生买单?
04
平儿、佳清、弟弟,三个不同家庭里的孩子,原本应该有着各自美好的人生,但是,因为父母失败的婚姻,或者导致家庭结构巨大变动,或者紧张氛围持续弥漫,他们作为一个幼小孩子在健康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安全感,被野蛮剥夺,他们无奈地只能以牺牲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为代价,成为各自父母失败婚姻的受害者。
父母的婚姻生态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
糟糕的婚姻,是剥夺孩子纯真和幸福的第一杀手。
剧中的三个孩子无一幸免于父母不幸的婚姻,那些伤害,不可逆地在幼小的心里野蛮生长,小小的孩子就这样竟然成了父母婚姻苦果的收割机。
我们身为父母,真的应该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最多的智慧来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否则,你在婚姻里犯下的错,真的都会统统由你的孩子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