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是逆天改命还是画地为牢?——我们与原生家庭的纠缠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1-07 00:01:43
The Beginning

记得有一次咨询中来访者对我说:“我知道这都是我原生家庭的问题,但我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办法选择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我只能背负这一切。”我不禁想原生家庭这个词原来已经被更多的人知道了,但似乎也有一定程度的被妖魔化了。

“原生家庭”似乎变成了我们的宿命,无力改变,不可背叛,这一定程度上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融合式的家庭关系,包含着权力与等级序位的孝道,都让我们被“原生家庭”牢牢地束缚着。

这样看来解决之道真的犹如逆天改命一般。但我们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又有那么多与天斗与地斗的英雄传说,太阳太多了就射下来,移山填海更不在话下。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所以不要忘掉我们骨子里的斗争精神。

在此我不想让你去怼爹怼妈怼自己,也不想谈大爱无疆感恩的心,我只想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的无力感是真实的,但你的无力是假的。要不要开启自己的洪荒之力,去成就自己的幸福,在于你的选择。

(一)画地为牢---我们与原生家庭的纠缠

曾听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两人相见六人在场”,你可以想象两个人初见相亲的场景,你是否能看到他们身上隐形存在的父母的身影? 两个男女与其说两个人的相遇,是两个肉体甚至灵魂的交接,不如说是两套代码的碰撞。人好比一台运行良好的电脑,平时我们看到的电脑界面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这些界面呈现的程序却隐藏在电脑幕后。同样,我们也受一些隐形程序的驱使,才表现出当前的行为,而那些隐形的程序更多的来自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婚姻?

小到影响你生活的细节,大到影响你幸福的人生。

1.0版本——影响相处习惯

早晨起来刷牙,妻子坚持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丈夫却从中间一捏,就把牙膏挤出来了。妻子会说牙膏本来就该从底部挤,丈夫说:“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本来就不一样。”细细探究发现,男方家的人做事较随意,当然家庭氛围也其乐融融,互不干涉。而女方出自军人家庭,爸爸对她教导严谨,妈妈认为女孩子做事应该有规矩。看似不像一家人的俩人却进了一家门。

2.0版本——影响择偶观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一个外貌漂亮、品学皆优的女孩子,找男朋友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找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在外人看来,他们两个完全不般配,根本不是一个圈的人。

小玲就是这样一个人,两人相处一段时间,最终又勉为其难的分手了。周围人看的是一头雾水。原来,在小玲七八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为了养家糊口妈妈不得不从事基层体力劳动,一把辛酸把她抚养成人,为了多些收入,妈妈晚上还兼职去饭店刷盘子。每一个夜晚,小玲都是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看到孤冷的房间,如此心酸。

这样的体验让她暗暗做了一个决定——宁可我抛弃别人,绝不可被人抛弃。所以她找男朋友根本不敢找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3.0版本——影响婚姻生活

一个女人当年刚30出头,但是却结过3次婚,每次结婚都是以家庭暴力结束。后来,她下决心,一定要找一个忠厚老实的男人,否则她宁可这辈子一个人过。经过朋友的辗转介绍,她结了人生中第四次婚,对方是一个性格温和、忠厚老实的男人。但她似乎逃不过婚姻的魔咒,如同前三次,谈恋爱时很美好,但婚后总在争吵,这个忠厚的男人最终也没有控制住自己,对她大打出手。

在最后一次吵架过程中,女方指着男方说:“有本事你打我啊,来,就往这里打(指着自己的脸),不打你不是男人。”一边说一边往男方身上靠近,最终男方一时冲动打了下去。每每听她说起婚姻的不幸,我都能感受到她异常的痛苦,以及命运的不公。

而问题真的都是出在曾经的伴侣身上吗,就连第四任忠厚老实的男人也没有逃出实施家暴的魔咒。其实,问题出在她自己。她从小就在家庭暴力中长大,爸爸只要想发火或喝醉了,她和妈妈一定会挨打,有时只打一个人,有时两个一起被打。最可怕的是,妈妈有气无处发泄时也打她出气。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定期待组建一个正常、健全、温馨的家庭,为何却一次次深陷魔咒的困境中?

是原生家庭造就了她不幸被打的婚姻生活。因为她从小熟悉了被虐待、被暴力的环境,如果把她放在没有暴力的环境中她反而不舒服还痛苦。为什么?

看似很难理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实被虐待才会给她安全感,被虐待的环境已让她习惯,这种环境已成为她的舒适区,但舒适不代表健康。就好像我们从小到大也会养成一种坏习惯,20多年积习成久的习惯虽然我们知道不好,但我们这么做舒服,改变不舒服很痛苦。

此外,当她长大后,每当跟伴侣相处,她也会担心,对方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即使对方没暴力倾向,她也会担心,甚至会通过一些挑衅的方法去测试、考验对方是否会打她。

(二)解除封印幸福的魔咒,逆天改命你敢不敢?

1、 首先你需要不信“命”敢于“逆天”

“你信天,则只能顺天,你不信,便能逆天。”这是我一时无聊好奇百度了一下“逆天改命的方法”看到网友留下的一段话,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早年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谁都没有“完美的”童年,没有如同教科书上那般“足够好的父母”。但让这创伤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我们,影响多久,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在成年后依旧如忠实于原生家庭,小孩子必须依赖于父母一般,那么其实他心理上从未长大;而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原生家庭完成了心理上的分离,勇敢地去实现自我的成长,那么原生家庭的影响将在他们身上渐渐淡出。

这种对于原生家庭的过度忠诚,往往来自于早年创伤,或者说一些未完成的情结,这些曾经未被满足的愿望裹挟着大量强烈的情感潜藏于我们内心深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选择。妥善的处理这些未完成情结将帮助我们完成分离与独立。

2、 哀伤的过程

处理创伤的过程叫做哀伤,你亦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哀悼,一种告别。没有好好告别的人不可能真正地离开,如同鲁迅先生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不是一个愉快而轻松的过程,但它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首先,敢于谈“恨”。其实我们可以理性的知道自己对原生家庭对父母都是爱恨交织的。但我们往往给自己加上了各种枷锁,不敢谈及那些恨的部分。我们会很通情达理的给父母找到各种理由,好像那些就可以谅解了,但头脑层面的谅解容易,心灵层面的释然太难,所以我们就会带着这未完成的情结去和另一些我们亲近的人死磕。解决之道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如被家暴的女士,也许她可以表达对父亲的恨,但她是否也有对母亲的恨呢?也许你会表示不可思议,如此可怜的母亲,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才不离开的忍辱负重的母亲,怎么可能对她有恨呢?!

但是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在酒醉的父亲拳打脚踢下,她与母亲相拥瑟瑟发抖时,她恨这样的父亲,难道在她心里不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怨母亲吗?“你为什么这么软弱,为什么忍气吞声?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带我离开这个男人?

然而在你拿我泄愤时,让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是你的卑微,让我也觉得自己如此的卑微。我恨你”。

她并不需要对母亲说“我恨你”,但她需要看到自己的恨与怨,那是她叛逃出和母亲命运与共的力量。她明白自己对母亲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才能从一个在角落中瑟瑟发抖的小女孩长大成一个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活出与母亲不一样人生的女人。

然后,承认吧!有种愿望叫作幻想。还以被家暴的女士为例,为什么她反复深陷家暴之中,不要只看到她习惯性受虐,这不会给予我们逆天改命的力量。就算她很“no zuo no die”地逼得第四任丈夫出手,但难道我们不能看到她心中那小小的希望之火吗?

她在寻找一个“不会打她的男人”,无论她怎样作都不会打她的人。第四任丈夫估计是在最后一关破功的。如果他忍住了可能这位女士就得到了真正的治疗。但这个男人只是个普通人,不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而一个专业合格的心理治疗师也只能做到在收费的一个小节里无论你怎么作都“保证不打你”。

所以这位女士可能需要找一个心理治疗师完成付费的完整治疗周期,或者自动放弃自己潜意识中的幻想,承认现实吧!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无论你怎么“作”都不打你,还能一如既往地爱你!放弃很痛苦,就好像放弃自己人生的目标一样,但只有放弃了这个不合时宜的目标,才能树立起一个新的适应性的目标。

最后,来点仪式感。为什么很多问题很多病症医生治不好,心理医生没治好,最后去庙里做场法事好了。中国人把生死是看得很重的,我们的丧葬仪式也是繁复而隆重的。所以要真正告别过去的自己,就要给自己点仪式感。有时候也感慨,所有的成长都是由分离开始的,怪不得有人说“离婚是场成人礼”。

也许以后我们能在18岁就给自己举行一场成人礼,不光是从家里搬出来,而是祭奠逝去的童年少年时代有快乐也有创伤,坦诚表达对父母的爱与恨,从此我仅代表我自己去生活,对自己的一切承担责任,我们不需为彼此的幸福负责。这样的话也许就不必把离婚当做成人礼了。

所以这些我只是说说的,真正要怎样的仪式感,你自己决定吧。

THE END

TAG:家庭  自己的  都是  的人  母亲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