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养孩子的过程,才是女人真正的人生重塑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3-21 00:00:44
The Beginning
我的女友玟,当妈那年虽然已二十又七,但分明还是个孩子。

80后的玟是家中独女,父母宠爱有加,从小到大身边事务一应有家人大包大揽。

玟姑娘也乖巧听话,18岁那年以高分考入本地一所重点高校,24岁千军万马考入本地的公务员系统,25岁嫁了门当户对的温暖先生,26岁买了房贴着自己娘家边上住;27岁生下一个健康活泼的宝贝儿子……

玟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明明奔三了,且自己做了妈,而眉眼间依然像少女一般单纯、明媚、不谙世事。

当然,玟身上也有着80后一代典型的“独生子女综合症”:娇气、矫情、丢三落四、不太想事、不太会经营家。

玟的“丢三落四”从我们做同学那会儿就挺出名。平时忘记带作业本、书、笔之类,这都常事。有次竟然连书包也忘了拿。

但好在玟的家离学校特别近,竟也能课间十分钟跑个来回,把忘带的东西取回来。再加上玟的母亲是位细心温柔的全职妈妈,有时发现孩子落下的东西,也会二话不说送过去。

正因为有人宠着,从小忘性大的玟,倒也嘻嘻哈哈的长大,竟也一直没捅多大篓子。

可是,玟的丢三落四,很快就在孩子身上栽了跟头。

孩子一岁半那年,开始只是寻常的感冒。可是中医、西药的医治了一周多,仍不见好,仿佛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

某天晚上,孩子烧到40.3℃,伴随着呼吸急促、鼻翼煽动。读过一点小儿医学的玟暗叫不好,多半是已经发展成了肺炎。于是急匆匆唤回正在加班的先生,俩人抱着孩子一起往医院跑。

急诊室里人头攒动,看病的队伍特别长,老公说:“快,等不及看病了。先给孩子喂上退烧药。”玟一边答应着一边摸兜:糟糕!急中生乱,竟然忘了带药!

玟急得直跺脚,但又马上淡定下来:既然到了医院,手里又拿着钱,不至于买不到一瓶药。

于是跟诊室门口的护士商量:能不能先给开个药单?

好不容易跟护士说通了,玟再一翻包:糟糕!竟然连诊疗卡、病历本,统统都没带!

玟再仔细一想,出门前明明特意翻了出来,多半是当时随手放在柜子上,走时竟忘往包里放!

玟急得彻底慌了神,忍不住快要哭出来。一向温和的先生也忍不住对玟当场大发雷霆。

可怜的是怀抱里的孩子,小脸发紫、耷着眼皮、有气无力,蔫蔫的倒在父亲怀里,只剩下急促的呼吸,仿佛在回应着父母的一场闹剧。

后来还是医院里的好心父母贡献出了自己的退烧药。玟又赶紧给母亲打电话,央求已给自己带了一白天孩子的母亲,再从被窝里爬起来,打车到医院送来诊疗卡。

孩子虽然就了医,一周后病也痊愈了。

可是这次过后,却让玟彻底长了记性。

玟每次出门前,再不会那样随性洒脱,而是先在脑子里细致统筹:今天需要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需要什么配置?哪些可以备用?是否都已带好……甚至渐渐学会,为家人、朋友和同事,一并周到考虑。

在生活中养成好习惯的玟,竟也在工作中很快尝到了甜头。

她发现自己效率更高了,做事也更有条理了,即便是领导交给她更大的项目,她也能有条不紊的全面兼顾了。

有了孩子后,才是女人真正的人生重塑。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我的同事小敏身上。

90年的小敏23岁那年就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对外公开的缘由是:反正早晚要生的,早生早恢复。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是: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小敏,一直不太适应职场。她痛恨朝九晚五的规则,厌倦枯燥的文书,也看不惯办公室里的一些裙带关系。

于是,刚一确认怀孕,小敏就以安胎为由,擅自做主辞了职。

小敏的父母和公婆都未退休,老公工作也不错。家人见小敏坚持,就都依了她。于是,怀着孩子大半年、母乳喂养快两年、不忍分离焦虑又一年……小敏就这样职场“断片”三四年。前阵子听说,她已开始备孕第二个孩子。

可就在几天前,小敏打电话给我,提及: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帮她推荐一份工作。待遇低点没关系,关键是给她一个努力胜任的机会。

我有些惊讶,从来就不需“赚钱养家”的小敏,怎么会把姿态放得这样低。

原来,三岁的女儿上幼儿园这年,给了她一记重拳。

女儿比同龄孩子的“入园敏感期”似乎要更久。

开学三个月来,女儿几乎每个早上都哭哭啼啼,红着双眼说不愿意上幼儿园。有一次,小敏头天晚上和声细语跟女儿沟通的很好,可真到了第二天早上,女儿又开始一如既往的哭闹、抵抗。

小敏有些崩溃,忍不住要发脾气。

却听见女儿抢先怯生生的说:为什么妈妈就可以呆在家里?为什么你就不用去上班?

小敏瞬间哑口无言。第一次在女儿面前,羞得面红耳赤。

为了解决女儿的“老大难”问题,小敏之后特意蹲点幼儿园好几天,在教室外偷偷观察。

她很快发现,镜头里的自家孩子显得格外有些孤僻、内向、不合群。她很少和老师互动,当别的孩子大方上台表演时,她只会在下面默默地看;当老师喊到她,她也怯怯的向后躲。

小敏一下看湿了眼眶,那个独孤、内向、凡事向后躲的孩子,分明就是一个缩小的自己。

一个对自己要求都不严格的母亲,如何对孩子要求严格?

一个把自己都封闭起来的母亲,又如何带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天空?

一个连母亲都缺少进取力量的家庭,又如何去培养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正是这一次的“重拳”,让小敏下定决心,和女儿一起走出家门……

孩子,那个母亲心里最柔软的家伙,却总能带来最坚毅的力量。

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反思,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己的一次修行。

冥冥之中,生命带给了我们最好的重塑机会。

前几天,去看望一位38岁“高龄诞女”的老同事琪。

琪生完孩子不到百天,气色、状态却出奇的好,身材已恢复到比怀孕前更瘦,年龄更是看上去至少小了十岁。

我们问琪,究竟用了啥减肥又减龄的灵丹妙药?

琪笑说:除了全力哺乳、全力带娃和科学配餐,再无其他。

生过孩子的女人们都不难理解,哺乳的过程,其实正是生理上给母亲的一次体型重塑的良机;

而产褥期,也正是每个女人一生中绝无仅有改善体质的黄金期;

带孩子的过程,虽是女人最辛苦,却也是获得最大幸福和感悟的时候。

有了孩子,女人的生命才得以圆润、平和、完整……

孩子的成长过程,何尝不是妈妈的一次的再生长。

只要你真正全力以赴的去当妈,全情投入的去爱TA、养TA、陪伴TA,你也在这之中,得到生命最美的重塑。

THE END

TAG:孩子  小敏  女儿  母亲  自己的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