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犯点儿错,你一般都是怎么应对?
帮他完成困难的事,还是顺其自然,让孩子学会面对困难?
今年十月,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这样带孩子,10年后会怎样?》,我在文中说:“我们每一次热忱地为孩子遮风挡雨,都有可能让孩子错过独立去面对成长的机会。因为孩子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挫折去总结、学习和成长,而不是一个超人妈妈来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
我相信“最简单的教育最美丽”,育儿也要顺其自然。这里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习顺应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过度帮助孩子,也不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
今天的文章所描述的,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反思:你的帮助,是在打扰、伤害孩子,还是真的在帮助孩子?
有一次,我两岁多的小女儿,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痛哭流涕,不依不饶,大发脾气。无论我怎么安慰她,她就是不停地哭不停地叫。
女儿用尽全身力气痛哭着,哭声撕裂夜空,她抱着我的腿,嘴里不断喃喃地念着她没得到的东西,满脸都是眼泪和鼻涕。
我陪着她,也观察着自己的情绪,努力让自己保持清明。
她完全淹没在了自己的悲伤和愤怒中,小小的脸庞,涨得通红。我的内心突然充满了慈悲, 我知道对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来说,此时此刻很不容易。
她还无法理解什么是“商店关门了”,也没有智慧选择不同的情绪来面对这件事,她所能感受到的就是渴望无法被满足的失望和伤心,这份伤痛对她来说很真实,而这就是她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这是一个人从蒙昧到清明,从本能到智慧,从弱小到强大的必经之路。
无论对孩子或是成人都是如此,从失去一颗棒棒糖,到好朋友的离开,错过喜欢的学校,失去一个爱的人……
那些,曾经我们以为自己无法失去的东西,无法承受情感,我们以为比天还大的灾难,终究会让我们成长。我们会用更智慧的方式,去面对它,去接受它,并从这些经历中拿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而这些体验,都是极其个人化的,旁人无法替代,也无需替代。就像在孩子痛哭的那个时刻,作为妈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中正和自己情绪的稳定,然后陪着她。
我抱起她小小的身体,她在我的怀里放声大哭,因为愤怒,她不停拉扯着我的衣服。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慢慢地,女儿在我怀里安静下来。
不请自来的帮助对孩子是伤害
在成长的路上,孩子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学吃饭,学穿衣,他们可能要笨手笨脚折腾好久,会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会因为扣不上扣子而急得大哭,对孩子来说,这些真的是很困难的事,但这些困难又是孩子必须自己面对的,因为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
很多父母却选择了帮孩子“跨过”困难。
爬行的孩子正在努力爬行,试图拿到两米之外的一个小玩具,旁边的成年人看到直接把那个玩具拿过来递给孩子;饭做好了,孩子想自己吃,家长却一把抢过勺子,直接去喂……
他们以为这是在帮孩子,却不知,这种不请自来的帮助对孩子是一种打扰,甚至是伤害。
父母们过度帮忙的后果是,孩子们失去了面对困难的机会,提前满足,让他们体验不到面对困难的挫败、恼怒、泄气,和烦躁,而如果他们在小的时候没有练习面对,大一点之后就会以更大的强度爆发这些情绪。
对于更大的孩子来说,早晨不停的催促孩子快点起床,不要迟到,盯着孩子做作业……也是过度帮忙。
父母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选择要不要赖床十分钟,还是先看动画片或先写作业……这些都是孩子自己要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TA每做一次选择都会体验到这种选择相应会带来的后果。
可能会迟到,可能路上会很慌张,或者做到很困了作业还是做不完,孩子都会从这些选择中体验到内在的感受,不断自我观察,并在下一次优化自己的选择。
父母从孩子很小就不断介入孩子的选择,过度提供“帮助”,反而会使孩子丧失自我观察和反思的能力。
父母的拥抱是让孩子战胜挫折的力量
有些父母太爱“代劳”,有些父母则过于严厉。
他们非常相信,孩子要变得坚强必须要经历挫折。在某种层面上这种认知也并不是完全错误,但是区别就在于挫败感、失落感、无力感……这些负面的感受不该是由父母人为创造出来的。
比如为了让孩子学会等待和自律,在TA要求某样东西时,刻意的延迟满足或不满足,让孩子绝望的哭的歇斯底里。
或者在孩子遇到挑战手足无措时,告诉孩子一堆看上去无比正确的道理,并施加压力期待对方能立刻做到、坚持下去:你不能这么没用;你要坚强;你不要怕他;你要好好说,不要一直哭;早知道这样你之前干嘛去了;让你听我的不听,你看吧……并期待以这样的严格要求让孩子成为一个坚强独立勇敢的人。
这 样 是 没 用 的!
孩子能够成功的走过挫折,是因为在他们受伤无助时有父母坚实温暖的拥抱,在支持和陪伴他们。
父母不带评判和焦虑的,稳定而接纳的支持可以启动孩子内在力量,让孩子可以去面对困难,并且久而久之这种稳定而接纳的力量会逐渐被孩子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人格背景。
但很多父母给的是评判和焦虑,所以没有任何悬念的,他们的孩子自然是把评判和焦虑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选择
孩子最应该学会的就是如何在生命中做各种各样的选择。
可是我如何能教会孩子做选择这件事呢?答案就是不用教,让他们多去做就好了。
因为一旦我开始告诉她们选择的答案,或者直接帮她做选择,我就不是在给予孩子学习选择的能力,而是在剥夺她们学习选择的能力。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她做了一些选择,但结果她自己并不满意的情况下,不带评判的陪伴她。
而不是乘这个机会,利用她的脆弱来彰显自己的正确,告诉她,你当初没有听我的建议是多么愚蠢。
这样我不仅失去了支持她的机会,也失去了她的信任。
如果我这么做,她除了学习到,“犯错之后千万不要告诉我妈”之外,什么也学不到。
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也不是所有父母想要的。
如果明明知道这样做不会有任何好结果,还是忍不住想批评教育一番,那是因为自己在当下失去了中心,内在的焦虑和无力被勾出来了,那就乘这个机会好好面对自己的功课。
天下间,再也没有比养孩子这件事,更有机会看清自己的了。
当你学会了对孩子不够完美的选择有更多的接纳,自然也就能接纳自己很多个时刻不够完美的选择了。本质上来说,在这个生命的学校里,父母和孩子是校友关系。
父母和孩子,不就应该是这样彼此犯错再彼此原谅,相互陪伴着成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