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曾无条件的爱着父母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一定得重视这四方面
孩子的“乖”,既可能意味着礼貌可爱,也可能意味着被动消极。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7岁的女孩小牧,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一个商业广场里,遇到了危险的“怪蜀黍”。
事发当天,小牧在商业广场里玩蹦床,玩得欢天喜地。过了一会儿,小牧说要去洗手间。
妈妈并未在意,就让她一个人去了,因为这里是她从小玩耍的场所,她很熟悉。
可是没想到,几分钟后,刚才很开心的小牧,却哭着跑回来,一头扎进妈妈怀里。
原来,她从洗手间出来之后,走过一个穿白衬衣的男子旁边时,男子忽然揪住她,把她摁在墙上,叫她别出声。
并对她低语:“叔叔给你钱,跟我走,好不好?”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小牧并没有沉默,而是一直叫喊:“我不跟你走!”
她稚嫩的声音,立刻引起了在附近的褚先生的注意。
褚先生对“白衬衣”大声怒喝:“你干什么?”
“白衬衣”赶紧抛下小牧,仓皇逃离。
小牧妈妈听到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不由觉得心有余悸。幸好小牧当时又闹又嚷,才引起了好心人的关注。
如果她遇到陌生人的时候,特别乖巧,很听叔叔的话,不敢反抗,不敢吭气,也就不可能引来救援,从而让自己深陷险境。
我们平时,总是希望孩子乖巧,希望他们听话,那些文静懂事的孩子,总是很讨家长欢喜。
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让孩子礼貌温柔,备受欢迎,也可能会让孩子循规蹈矩,不知防范,从而身处险地。
家长需要告诉孩子,所谓的“乖”,不是墨守成规的服从,不是始终如一的温顺。
当发现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千万不要做一只乖乖的小绵羊,一定要敢于反抗,敢于求援,敢于表达自己。
美国著名反拐专家鲍勃?司杜坡曾说过:
孩子们需要知道,当他受到威胁,当有人让他做违背他意愿的事时,便可以打破日常规则,不需要再当‘乖孩子’。
他们可以用各种方法告诉周围的大人,他们有危险。他可以拒绝,可以大喊,尖叫,击倒物品,引起人们的注意。
家长平时不能一味要求孩子“乖”,而要让TA明白,听话不意味着盲从,温和不代表着无力。
在陌生人面前,要建立自我边界,不侵扰别人;同时也要提高警惕,不让任何陌生人侵犯自己。
李开复就说过:“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是啊,如果孩子太乖,太守规矩,只知道听别人的话,不会独立思考,那么,当他们遇到不怀好意的陌生人,就可能会显得被动,无法处理危机。
而另一方面,在与熟悉的家人相处时,如果孩子太乖,太完美,也可能掩盖他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热门美剧“This is us”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家庭里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凯文健康帅气又阳光,是三个孩子里最乖最出色的,从来都不用爸妈费心。
而其他两个孩子呢,一个总是吃得太多,有健康问题,需要严格的管理;
另一个是被收养的黑人小孩,他在这个白人家庭中,有着深深的自卑心理,需要温柔的慰藉。
所以,从小到大,爸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两个孩子身上,最乖的凯文就被忽视了。
因为他看起来特别懂事,特别顺利,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长大之后,凯文成了演员,英俊潇洒的他,人气很旺。但是,这个当年最乖的孩子,却开始逐渐显现出心理上的症结。
在原生家庭里,因为太乖,而没有得到关注和认同的他,在事业上,非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虽然他演技精湛,圈粉无数,但却总是自我否定,担心自己演得不好。
每次拍片子,他就像得了强迫症一样,反复追问别人,自己究竟演得怎么样?当他得到一致的赞许,才能放心地喘一口气。
在爱情上,他也总是极度渴望关注,为了得到注意,得到爱,他发展了许多亲密关系。
他的身体已经长大了,但是在内心深处,却依然是当年那个无人留意的孩子。
他近乎痴迷地渴望着爱,想得到爱,以至于他拼命去谈恋爱,想要从对方身上得到久违的温暖。至于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他不关心,也不在意。
乖孩子和淘气的孩子一样,都需要家长全心全意地去关注。
如果在童年时期,家长没有给他足够的重视与肯定,他就无法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长大后,他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如果家长没有给他足够的爱意,长大后,他就始终处于“饥饿”状态,对待爱情就会“饥不择食”,一味沉迷。
就像美剧中的凯文,虽然从物质上来说,他从未缺吃少穿,但是,作为一个被忽视的乖孩子,他的精神世界却十分空虚。
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杜亚松教授说,孩子的“精神食粮”需求是最丰富的,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给予满足和关注,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期许,对孩子就犹如“心理虐待”。
他说:“交流、理解和爱,比物质的满足更宝贵。”
但是,因为父母的权威感和距离感,孩子本来就不愿跟家长交流,倾诉自己的需要。而规矩、内敛的乖孩子尤其如此。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经对737名中学生进行《上海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知晓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最愿意倾诉的对象”时,“父母”得票最少。
在孩子已经不想跟父母倾诉的情况下,如果家长还满意于他的乖,鼓励他的乖,期待他的乖,那就更不会知道他真正的心理活动。
于是,他童年时小小的问题,就可能变成大大的焦虑,本来可以解决的事情,成了根深蒂固的心结。
到了那时,也就悔之晚矣。
孩子的“乖”,既可能意味着礼貌可爱,也可能意味着被动消极。
作为家长,期待孩子乖巧、讨人喜欢,这并没有错,但是,凡事有度,物极必反。
如果家长只是一味教育孩子乖,鼓励孩子乖,不给家长找麻烦,那就可能会走进另一个误区。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解放孩子”的主张。他说,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嘴巴”。
是啊,我们的孩子不能太乖。
一方面,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声音,不能只是乖乖顺从,人云亦云,那就会让坏人有隙可乘。
而另一方面,在与熟悉的家人相处时,也应该让孩子突破“乖”的局限,自由自在地,跟家长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样,他如果有了问题,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小小的心理状况,也就不会日积月累,变成痼疾。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熊孩子”,大家都害怕熊孩子捣乱惹事。
但是,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身边那些不会惹事的“乖孩子”们,恰恰值得我们更多的注意。
千万别让孩子的乖,给他带来安全问题; 也千万别让孩子的“乖”,掩盖了他本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孩子再乖,也不能忽视对他的管理和关切。
对于“乖孩子”的状态和心理,做家长的,更要加强重视,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