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你见过这么浪漫的教养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8-11 15:02:13
The Beginning

父母与孩子,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这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和敢于享受的幸福。

孩子早期的不同经历必将导致他们情感的成长之路各不相同,且有时会导致不同的精神状况。一个没有教养的家庭怎么也养不出有彬彬有礼的孩子,同理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再怎么也养不出白眼狼!

带小家伙在餐厅吃饭,抬头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进门后一直用自己的手拉着门,稍后进来一个中年女的,女孩指着一个桌子说:“妈,我们坐那边吧,你过去点餐,我在座位上等你。”妈妈应声去点餐了。

等一会儿看到妈妈走至桌边,女孩起身帮妈妈把椅子往外挪了下,妈妈坐定后母女俩个轻声的说着话,不时还会咯咯的笑出声,妈妈看上去端庄稳重,看着孩子时面带愉悦,女孩一脸温和,而且又透着一种修养。

这种和谐正好跟角落里的另一桌形成很大的反差,两个妈妈带着三个大约6、7岁的小朋友在吃饭,三个孩子不时地上蹿下跳,一个跑另一个追,两个妈妈声嘶力竭的喊着快停止打闹,过来乖乖吃饭,三个熊孩子根本没听到呼唤,仍然沉浸在他们的追赶游戏里。

看着这两桌的反差,让我想起一个犹太精神分析师内森.塞恩伯格曾经做过的一项关于“家庭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的研究,这项研究长达30年之久,被调查的76个被试婴儿从出生起就跟踪观察直到他们30岁。

最终发现:

这些被观察者们中,获得好的早期照顾的孩子大部分发展较好,而早期照顾有问题的孩子多数在后面的发展得不够好。

那些发展良好的孩子的父母都具备以下很多品质,爱与共情的能力,乐观、自信、快乐的性格,对孩子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骄傲等品质。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我们周围那些养的很好的孩子的父母身上的确具有有很多区别于其他父母的一些品质。如果硬要牵强的说那几个漏网之鱼——少数没有精心照料长大也拥有良好人格的例子,那你要看到他们背后经历了多少艰辛和付出了多少努力。

作为父母,我们仍希望即便只是自己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顺顺畅畅,那些痛苦的折磨他们去书里了解下就好了。就如王小波对外甥说的话:“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是做为至亲的人,我仍希望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

妈妈的爱

这个周末我加班,所以孩子只能委托给婶婶儿带。

下午1点多到楼下时,打电话给小人儿,看看孩子们都在干什么。小家伙说:“婶婶领着他们仨在我家做饭吃呢,但是不好的是哥哥不喜欢今天的菜,正在发脾气,真不想再看到哥哥了!”小人儿的这句话成了导火索,在电话里就听到哥哥的怒吼声和拍打桌子的声音。

我连忙上了楼,打开门看到的是小人儿和姐姐在餐桌旁惊悚的坐着,哥哥和婶婶在沙发上僵持着。

哥哥应该是刚挨过打,两眼冒着通红的火,正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似的掐着婶婶不放,喊着:“你打我,我就用这种方式对付你,你越吵我,我就越不听你的,啊!!!”

我放下钥匙:“乖,怎么了这是?”

哥哥转身站起来,朝着小宝就要开拳:“都怪小宝,她说一点儿都不想看到我,气死我了,我朝小宝发火我妈还打我。”

我赶紧上前拉住了哥哥,婶婶缓过劲就要过来再打哥哥,我立马拦住了。

婶婶说:“越有人越来劲是吧?就你最大,你就没做出来一点哥哥的样子。”

哥哥怒吼:“谁让你打我了,我就是要跟你对着干。”

两个哭的稀里哗啦的泪人撕扯在一起,我只能站在中间,哥哥让我去一边,要跟妈妈单独去一个房间开战。

我紧紧拉着哥哥的一只手:“乖,妹妹在电话里跟我说的话并不意味着是告状,只是陈述了你不喜欢今天妈妈做的这个菜的事实,她对你这个行为不喜欢,所以对我说不想看到你,她说的是实话,如果她不陈述她的实话其实你也不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对不对?而且大妈是成年人,妹妹的话我会有分析的听进去,根本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坏印象的。”

哥哥根本不听劝:“但是我妈打我了,打我了,我就是要打回去,我生气,啊!!!”

我仍没有把哥哥的手放开,就一直紧握在手里,用两个手握住他的一只手:“乖,你现在很气愤对吧,已经偏离了当初生气的源头了。你现在气的是你妈打了你,你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你妈立马去死,那你想想你妈现在是什么心情?她把你养这么大,她这么疼你,这么爱你,好吃的,好喝的全紧着你,最终换来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对她的?她还没说一句呢,你就忽的站起来比她壮比她高对着她一顿拳打脚踢。别说她现在打了你一下,就是将来你20岁、30岁、40岁,甚至你长到你孙子出生,只要你妈愿意打,只要你妈还能打的动,什么时候打你都是应该的。”

我没有放开哥哥的手,把他又拉进一点,把他的两个手握在我的掌心,哥哥整个人是颤抖的,但是情绪似乎缓和了很多:“我要的书一直拖一直拖也不给买,她还动不动就吵我,事情怨不怨我就骂我一通。”

我转向婶婶:“书的事不能再拖了,今天下午就去买喽,还有妈妈为什么都没听孩子的解释就定罪了,这点做的不好,以后要慢慢的改。”

哥哥继续说:“不管我喜不喜欢,她自己就什么都做主了,我根本不想上晚上的那个补习班,但她偏让我去,根本不让我说话。那个补习老师那么凶,每次都打人,都是直接用拳头朝着头打的。”

婶婶儿刚才的委屈一下子趁着儿子这句委屈,泪水止不住的流了出来:“你怎么从没跟我说过在补习班挨过打?”

哥哥看到妈妈的泪水声音平和了很多:“我说我不想去补习班,你听都没听就把我送去了呀!”

我现在算是清楚了。

小人儿电话里跟我说的那句不想看到生气的哥哥的话只是今天这场战火的一个引子,哥哥本来就觉得婶婶没有关注到他,但是又对小人儿的每句话都关心到位了,他心里就不平衡了。

恰恰婶婶这时候又没向着他说话,先逮着揍了一顿,彻底把哥哥激怒了,直到我到家这样一句一句听他讲完,他才愿意把心里一直的憋屈给抖了出来。其实这些都算不得大事,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会是个心结,没有正确的引导和疏解就会一直郁积,慢慢的就会隔一段像今天这样爆发一次。

我把哥哥又往身边拉了拉,婶婶就在我旁边,也算是把他往妈妈的怀里送了送。我仍然拉着他的双手:“乖,你看到你妈的眼泪没,你刚才闹那么凶,打那么疼,你妈只是眼里噙着泪水,但是只一听说你被老师打了头,你妈的眼泪立马止不住的掉下来了,你再大点你就会明白,这个世上谁最疼你?谁最爱你?只有你妈,你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不能看到你受半点委屈,她恨不得替你把这世上的所有的困难全扛下来。她把所有的行动都做完了,唯独嘴上没有说出来。”

哥哥似乎已经能听进去了,自己挨着婶婶的旁边坐在了椅子上,刚才一直插嘴大声反驳儿子的婶婶也慢慢平息了下来,我示意婶婶过去抱抱儿子,婶婶虽然嘴上说不情愿,但是心里已经没有刚才的气愤了。

终究是孩子,刚才看起来还是不可一世的大恶魔,一会儿又去找两个妹妹去玩了。

我坐来下跟婶婶沟通了很长时间。

哥哥的事情其实只需要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关注,但婶婶又不擅表达,明明对儿子很爱很爱,但表现出来就是责怪多一些,哥哥接收到的就是妈妈不爱,那他也就不爱这个世界,碰到问题也用不爱的方式来解决,包括老师的批评以及小宝的话,他觉得就像妈妈平时的指责一样是不爱他的,他没法很好的把问题化解,这样生活起来就不是那么如意了。

在这场硝烟中,我一直都有握着哥哥的手,用眼睛注视着他,并回应他的问题,让他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他就很自然的把平时没有跟妈妈说的那些小问题都一吐为快了。婶婶也能接收到儿子的信号——到底是因为什么才把这场战火越烧越旺的。

如果说这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是哪?应该就是妈妈的怀抱。无论一个气愤中的孩子多疯狂、多么恼怒,只要妈妈充满爱意的关怀就能瞬间让怒火平息。

妈妈的爱——温柔、温暖。悲哀的是,很多事情会影响一个妈妈自由地向孩子传递温暖。比如总有些人担心对孩子太好是在骄纵孩子,甚至觉得会“惯坏孩子”,他们没有理解恰恰是没有给足孩子爱,才让缺失变成了缺点;再比如当爸爸妈妈关系不好时,就是妈妈们通常会把对爸爸的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从这一点来说希望爸爸们能对妈妈们爱的多一点再多一点。

父母的共情

共情,源自希腊语,字面意思是进入另一个人的感受,不同于同情。同情的意思是与另一个人一同感受;共情包含着体贴、专注与温暖的元素。

共情的实际过程要求父母执行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步骤。首先,要有爱,这是共情背后的动力;其次,必须有洞察力,洞察力是个工具,它使父母有可能将自己投入到孩子的体验中去。

我小侄子两个月时,有一天我回家,我妈刚给他换过尿布,没到5分钟他又开始哼哼叽叽。我心想是不是饿了,弟媳说刚喂过,我说那是不是尿了,我妈说这才刚换过,不会那么快。

慢慢地,小侄子哼哼的声音变成了哭声,明显的是哪不舒服,喂奶又不吃。

我过去掀开尿布看,果然是又尿了,我铺好新的尿布把他挪过去:“宝儿,你奶奶和你妈都傻对吧,明明俺尿了,偏说没尿。”小侄子朝着我咧咧嘴发出:“e”的声音。

我又喃喃道:“现在小屁股是不是舒服多了?”小侄子望着我笑,发着类似“o”的声音。

我对着小侄子说:“那下次姑姑不听奶奶和妈妈的话了,免得宝宝屁股一直被尿浸着不舒服哈。”小家伙一直对着我来回的眨眼睛,好像什么都明白一样。

弟媳在一旁说:“你看你俩跟真的似的一对一答,他能听懂个啥呀?”

我回头跟弟媳说:“你可别小瞧小孩子,他在你肚子里就听得懂你的话了,现在什么都明白的,要不也不会跟我对答如流呀!”

一旦投入到孩子的体验中——也就是说,认同孩子,父母就能够理解孩子的状态和情绪,掌握孩子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共情常常在眨眼间发生,家长通过将自己投入到孩子的体验中,将这种体验准确地翻译成成人语言,然后再重新解构为婴儿语言,形式有喁喁私语、婴儿话、成人语、触摸、明显夸张的面部表情、游戏,以及喂养和为婴儿保暖等。

父母对未来乐观的情感

父母对孩子和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情感,这是良好教育最重要的基石。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们提供给实验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名单上的学生是天才,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事实上,这些学生只不过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

有趣的是,在期末考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比其他学生高出了很多。

研究者认为,这是老师期望发生的结果。由于有了心理学家的“鉴定”,老师就真的认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因而给予他们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受到激励,学习时就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与此实验相反,心理学家对少年犯罪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许多沦为少年犯的孩子都曾受过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小时候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这使得家长和老师们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孩子,认为孩子“无可救药”,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同时,孩子们也会因为这种消极的期望,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于是破罐子破摔,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这个实验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未来就会如此成就。你心中期望什么,未来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你乐观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会顺利进行。

相反,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所以请对孩子的未来多一些乐观的期许,他会朝着你预想的方向发展。

父母的信心

家长对子女的信心是有效养育孩子的必要条件。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母亲的信心也许是提供良好照料的唯一成分,能够培育出自信的孩子。

但母亲的信心并不意味着母亲的全知或自我确定,认为自己有所有答案,有冲突的时候孩子总是错的,这种只能叫做控制,自信的母亲应该是乐于寻求方法和接受建议。

我们每个做了妈妈的人应该不难发现,从专心养育一个孩子的艰难岁月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快乐母亲的感染力

微笑和亲切的表情是我们每个人对生活所持有的最基本的满足感,孩子也能从这份满足感里成长得比较随和、快乐。

妈妈,请您尽情的展开笑颜,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让他在生活的任意角落都能用正向思维去自己解决问题。

对孩子的积极的创造性

和独立性感到骄傲

布洛迪博士说:“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其实做父母真的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但不知道为什么父母往往都没有在人格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上岗了。

我们经常会在身边听到很多妈妈们的一些声音:我们家孩子会跟大人争执呀,他争强好胜呀,他脾气大呀,他跟小朋友相处的时候会不会伤到别人呀,活的太自我了,不跟人打招呼呀,等等等等。

妈妈一直会觉得孩子人际关系应对不良或者能力不够,孩子稍一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妈妈就会有焦虑,立马觉得孩子一身的毛病,她没意识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独立性的一些正常表现,父母应该能够欣赏孩子的充沛精力和大笑大闹,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喜悦和骄傲,孩子才能慢慢学会管理自己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一句,这世界上再没有哪个物种像人类一样在婴儿期需要完全依附在一个人身上,并要这个人全身心的投入感情才能自如的成长,如果还有哪个女人愿意做全职妈妈的话,请爱她多一些,再多一些!

THE END

TAG:孩子  婶婶  妈妈  哥哥  的是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