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轮驱动
简介:
所谓全轮驱动,又称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4轮驱动的功能。
这种总布置形式,由于全部车轮都是驱动轮,充分利用了汽车的全部附着质量,因此汽车有较大的驱动力和克服障碍、防止打滑的能力。所以,越野汽车一般都采用这种总布置形式。而且,由于全轮驱动的汽车有较大的驱动力,加速性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轿车和旅行轿车也纷纷采用全轮驱动,成为所谓的“多用途运动车(SUV)”,受到不少美国年轻人的喜爱,形成了"4WD"热潮。但是,全轮驱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在好路上行驶时燃料消耗大,轮胎和机件的磨损大。
两种形式:
全轮驱动也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时全轮驱动,即全部时间都是全轮驱动;另一种是短时全轮驱动,它可以切断某个桥的动力,以减少燃料消耗和磨损,只在需要时再使用全轮驱动。
过去只有越野车采用4轮驱动,一般的越野车,变速器后面装有手动分力器,前后车轴各装一个称为驱动桥的部件。变速器输出的扭矩通过分力器和传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车轴上的驱动桥,再通过驱动桥将扭矩传递到轮子上。现在有些轿车也用上4轮驱动装置,比如奥迪A4 quattro、欧蓝德4驱版。现在轿车的马力都比较大,加速时重心后移,全车重量就会向后轴移动,造成前轴轻飘。前轮驱动的轿车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也会打滑,4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轿车上的4轮驱动装置是常啮合式,增加了粘性耦合器,省去了手动分力器,自动将扭矩按需分配在前后轮子上。在正常路面上,4轮驱动装置将引擎输出扭矩的92%分配到前轮,8%分配到后轮;在滑溜的路面上,将至少40%的引擎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后轮;当前轮开始打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异会使耦合器中的粘液立即变稠并锁住耦合器,从而使传动轴只将扭矩传递至后轮,待前、后轮的转速差异消失就自动回复原有驱动形式。
驱动模式:
目前,轿车的4轮驱动装置已经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当前轮或后轮驱动时,车子随时根据路面状态的反馈信息分配前后轮子的动力,变为4轮驱动。4轮驱动又可以细分成4种驱动模式:全时驱动(Full-Time)、兼时驱动(Part-Time)、适时驱动(Real-Time)和兼时/适时混和驱动。
全时驱动:
(Full-Time):前后车辆永远维持4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全时驱动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缺点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好。
兼时驱动:
(Part-Time):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2轮驱动或4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4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
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缺点是其机械结构比较复杂,驾驶员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掌握好切换时机。
适时驱动:
(Real-Time):采用适时驱动(Real-Time)的车辆,其选择何种驱动模式由电脑控制,正常路面一般采用后轮驱动,如果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电脑会自动测出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其它两轮,切换到4轮驱动状态,操纵简单。其缺点是电脑即时反应较慢,缺少驾驶乐趣。
工作原理:
轿车AWD系统实际上是驱动力分配控制方式的四轮驱动,它利用电脑和各种不断改进的传感器,不断判断轮胎对地 面的动态附着力和司机的驾驶意图,积极控制汽车差速器的差动状态,平衡各轮的驱动力,优化汽车的各项性能。
典型的轿车AWD系统主要由前后轮驱动装置、传感器、电控单元、分动器和液压装置等组成。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在前后轮之问布置一个湿式多片离合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电脑控制液压系统的油压,适应汽车的行驶状态将驱动扭矩分配到前后车轮上去。
汽车在行驶时,电脑利用下述3种传感器不断检测汽车的行驶状态,即4个车轮的转速传感器、汽车的前后左右加速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此外,利用转向盘转向角传感器、油门踏板开度传感器不断地判断司机的驾驶意图,按预先给定的程序进行综合控制。在AWD系统中,向前后车轮的动力分配影响到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当汽车向前后轮驱动力的分配比为0:100时,具有较高的转向性能和极限行驶性能,当驱动力分配比为50:50时,稳定性得到提高,但转向性能和 极限行驶性能会下降。在转向性能、稳定性和极限行驶性能之间要获得良好平衡,必须确定最优的前后驱动力分配系数,理想的分配系数按照不同的路面有所不同,在允许强力加速的铺装路面上考虑到载荷转移,以向后轮分配较大驱动力为宜。但是,在打滑的路面,当向后轮分配较大驱动力时,就会引起过度转向。
TAG:全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