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窍门 > 汽车保养

湖南浏阳立交桥匝道半月4起车祸 浏阳蕉溪岭隧道车祸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4 04:08:20
The Beginning

湖南浏阳:半个月内4起立交桥匝道车祸,近期将整改。

2008年4月8日。摘要:天马大桥与立交桥交界处匝道入口半个月发生4起车祸,已造成1人死亡。

3月21日晚、3月31日晚、4月2日晚、4月4日晚,半个月内发生交通事故4起,两车翻车,1人死亡。事故发生在立交桥和天马大桥的交界处,四辆车都撞上了护栏。事故是偶然还是必然?从事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多年的交警表示,除了驾驶员的主观原因外,事故现场的设计也是原因之一。针对事故频发,市公路局表示已与交警商讨解决方案,今天细化了话题,“我们近期就可以开工了。”

半个月内有一人死于车祸。

“每次发生车祸,我们都会去看,有时候我们会第一时间报警。”天马桥旁边的连城社区居民陈先生说,每天晚上,只要听到桥上传来一声巨响,居民们就知道“又出事了”,因为这里事故太多了。

陈先生所指的“此处”,是指天桥与天马大桥的交界处,天马大桥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屏障。3月21日晚,一辆车撞上护栏,司机没事。3月31日晚,事故升级。一辆越野车撞上护栏后,翻滚了几个星期。司机在翻滚过程中因未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抢救无效死亡。(本报4月2日报道,B1版)

两天后的4月2日,公路部门在护栏顶部安装了反光柱,但未能阻止事故再次发生。当晚8点40分左右,一名女司机从天桥上开车下来,但由于对面远光灯的影响,她没有注意护栏,直接“骑”了上去。(本报4月3日报道,B1版)

随后,4月4日晚10点,一辆白色越野车再次撞上护栏。“我不知道是恐慌还是什么。司机加了一脚油,车就翻了。”陈先生说,最后,车子躺在非机动车上,双脚都抬起来了,安全气囊弹出来了,车灯也没来得及熄灭。

从3月21日到4月4日,整整半个月,同一地点接连发生了4起车祸,其中两辆车翻车,一人死亡。这只是最近事故的数据。

分析:坡道入口库设计缺陷

“这绝对不是意外。”陈先生说,看到车祸现场后,发现事故都与护栏有关。"栅栏的设计似乎天生就有缺陷。"

专业人士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4月5日上午,浏阳论坛网友“集结号”在网上发帖,询问“天马大桥与立交桥交界处交通事故频发,如何处理?”他认为,“事故的原因除了驾驶员安全意识低、夜间行车外,这里的设计缺陷也是原因之一。”

“集合号”的真实身份是袁,一名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从事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工作多年的民警。他告诉边肖,这个地方一直是事故多发区,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整改。然而,设置在坡道入口(护栏前)的防撞设施和反光设施经常被交通事故损坏。

他分析,如果汽车从立交桥下桥,由于车速快,右侧视线差,无法及时看到右侧匝道的情况,驾驶员很难及时发现从匝道汇入道路的车辆。匝道上的车辆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从桥上下来的车辆。所以很有可能两车相撞或者上匝道的车辆撞上护栏。

另外,如果汽车从匝道上桥,第一反应是注意是否有汽车从立交桥下来,然后注意前方情况。这个时间差也可能导致汽车撞上前方的护栏。

同时,驾驶员在路口不减速,红绿灯不变,临时变更措施不当,导致事故的“必然性”。

网友“陌生人同行”补充了事故原因。“这个路段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夜间。晚上路过这里,发现天桥的路灯亮着,天马桥的路灯也亮着,但是事故路段,也就是天桥到天马桥桥头,没有路灯。”

解决方案:扩建现有坡道入口。

如何解决问题?袁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并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

首先,重新选择坡道入口。关闭现有入口,在立交桥下距离桥梁较远的一端设置新的入口,使从立交桥下来的车辆一下桥就不会避开从右侧匝道汇入主干道的车辆;

其次,在立交桥下部的前方路口设置警示标志和显眼的警示灯,指示立交桥下车辆前方有路口,需要减速行驶;

三是加强入口处照明,合理设置反光标志和防撞设施。

“如果把这三点标准化,撞上护栏的交通事故就可以减少和避免。”袁对说。

“陌生人对陌生人”提出了点亮路灯、增设减速点等建议。

"我们已经和交警讨论过了,正在设计整改方案."昨日,市公路局副局长高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大方向是袁的“扩建匝道入口”。

高峰表示,今天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完善整改方案,近期开工建设。

交警和网友整改方案示意图

本文是编辑整理的报告最新信息。

THE END

TAG:湖南  要多久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