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窍门 > 汽车保养

日系车真的是皮薄不安全吗 日本车皮薄安全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04 23:03:35
The Beginning

日系车偷工减料有多严重

吸能设计当然不是偷工减料。其基本思想是在人体所能承受的加速度水平下,尽可能多的吸收能量,以降低人体的碰撞速度和人身伤害。同时,为了重量轻,应尽可能使用轻质材料。如epp泡沫、蜂窝铝等。

日本的城市是车辆密度最高的城市,所以其设计汽车的思路是为了不伤害行人,所以大多采用缓冲吸能的设计,比如以同样的60km/h的低速刮擦行人,可以让行人有更高的存活率,所以车身设计中就有通常大家传达的“偷工减料”、“不安全”的说法。

另外,车身的钢板强度越高,不一定对我们驾乘人员的安全有利。所以主要看用在哪里。车身某些部位的钢板强度较低,比如车头和车尾的材料,这样才能吸收冲击力,比如汽车的前翼子板,而有些部位则必须使用强度极高的钢板。比如驾驶室的车架,为了保证驾驶室的空尽可能不变形。

其中,来自美国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和来自欧洲的e-ncap汽车碰撞测试,最高安全评级榜单iihs一直被日系车占据大部分位置,不少日系车在2017年的最新消息中获得了这一荣誉。因此,据说大多数日系车都是在各种碰撞测试中成绩最好的“三好学生”。这怎么能算是偷工减料呢?

以上问题中提到的恐怖照片一般都是真实的,只能说明当时汽车的冲击力比较大,吸能设计也起到了作用。此外,梅赛德斯-奔驰是世界上第一家在量产车上使用吸能设计的汽车工厂。现在,从主流车(欧美车、韩系车等)的重量来看。),可以看出所有车企都在努力减轻重量,以节省燃油和保护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性受到损害。

日系车真的是皮薄不安全吗

在很多朋友的思维中,日系车在安全性上是短板,就像惯性思维一样,日系车又薄又轻,这样省油却不安全;但这只是一种找不到源头的说法。其实日系车的皮肤并不薄(皮肤厚度是有范围标准的,几大车都是又薄又厚),而且车也不轻(至少没有同级别的欧洲车轻),安全性还不错,肯定不省油(混动除外)!

其实说日系车省油又轻又不安全是不靠谱的。其实日系车并不省油,至少没有同级别的欧洲车省油(纯燃油车,几大车挤发动机效率几乎一样,那么为什么日系车更省油,当然混动除外);当然,日系车并不轻,日系车轻的说法不知何故就产生了。至少和欧洲车和同级别的日系车相比,并不算轻,甚至很多日系车都比欧洲同级别车重!比如2.5l的凯美瑞比2.0t的迈腾重5公斤,1.2t的卡罗拉比朗逸重50公斤!

当然,日系车比同级别的日系车重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欧洲车比同级别的日系车更重。所以在重量上,日系车和同级欧系车都处于一斤半到八两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数据证明日系车比欧系车(同级)轻,所以希望日系车轻这种不靠谱的说法应该停止!其次,无论是我们国内的测试n-ncap、美国的iihs,甚至是我们最新的评估机构中国保险研究院,这些汽车安全评估机构的碰撞数据都无法证明日系车的安全性不如欧洲同级别车。相反,日系车的碰撞分数屡得高分;其实不仅卡罗拉打不到自行车,宝马的前保险杠也打不到(上下图是自我对比,几大车的前保险杠都打不到)!

车子的重量与安全没有本质联系

其实我国汽车的普及周期还很短,所以很多朋友还是不能理性看待现象(绝大多数现象并不能代表本质,比如被大货车撞解体的日系车不能代表不安全,因为同级别的德系车也会被同一个大货车撞解体,安全永远是建立在一个相对的角度上);以前我们有一个比较传统的认知,就是堆得越厚越重,说明越好,俗称瓷器。这种认知在过去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还不成熟的时候还是可以建立的,但是现在随着各种新材料和高强度结构设计的出现,桩=安全的概念已经被抛弃了!

这也是几十年前没有前轮驱动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前轮驱动可以降低材料成本,但是设计与前置发动机相匹配的小体积变速器,却受限于缺乏足够强度的材料。如上图所示,横向传动的体积太小,所以今天造出来并不难,因为现在有足够的高强度材料,但是没有六七十年代这样的高强度材料,自然不可能造出小体积的横向传动,没有小体积的传动也不可能改进前驱动。材料堆积的强度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和重量,所以在六七十年代,世界上只有后轮驱动!

其实这是物质进步导致的减重、减容的过程,所以轻不代表坏,重在好真的是一种不靠谱的传统思维。关键是实力。既然强度能达标,那就一定要尽量轻。既然强度符合标准,重量和安全有什么关系?况且日系车也不轻,所以说日系车轻不安全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可能只是营销领域的一个游戏,就是德国人烧油修不好,人家反过来自然说你的车轻不安全,没完没了)。汽车安全的关键是车内乘员在碰撞后是否存活,而不是关注汽车受损的严重程度(车辆受损是保险公司的研究)。因此,在美国和欧盟销售的汽车受到保险公司的干涉,被要求安装后防撞钢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而是为了减少汽车损坏的赔偿金额,并且补充一点,日本汽车公司在日本销售的大部分车型都没有后防撞钢梁。

不要在意皮薄、皮厚,关键看结构强度

不可否认,日系车车身皮肤内部填充不良导致隔音严重不足,但最直观的感受是日系车皮肤薄,手指可以按压,对吗?这就是日系车皮薄的由来。比如德系车的车门不能压。原因是里面有很多填充物。(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打开不能压的德系车车门,去掉填充物,就可以压了。简单吗?),但是皮肤的厚度对安全性有什么影响呢?关键在于车身的结构强度。只要车身的强度足够,就能保证碰撞后的安全性,无论皮肤有多薄或多厚,即使没有皮肤。就像下图的车,连皮都没有(更别说厚度了),在沙漠里飞来飞去不安全吗?

当然是安全的,因为结构强度足够,而且日系车在车身结构强度方面也不差,至少不比同级别的欧系车差。所以日系车的轻、薄、不安全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偏见,很难因为习惯而消失;日本球迷和德国球迷之间不断的博弈,就是无法欣赏对手的长处。当然,这不是一场对抗知识的游戏,因为背后有市场竞争,市场上必然有利益和价值。但由于价值、客观、理性的存在,很难占据制高点。所以日系车戴着轻便又不安全的帽子,而德系车(欧系车)成了小毛病多、修不好的车型,最可爱的其实是消费者。

THE END

TAG:日系车真的是皮薄不安全吗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