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假日父母?假日父母该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假日父母会遇到哪些问题?接下来看看假日父母如何和孩子拥有亲密关系?
假日父母,避免极端亏欠心态
迫于经济压力、工作时间不固定,许多父母会将孩子托付给值得信赖的人来带,无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保姆,有的是晚上、也有的需要等到周末再去看孩子,甚至把孩子放在老家。
假日父母看起来不必日日为孩子的事情操心,但是,思念孩子、自觉亏欠孩子、担心孩子与自己不亲、再加上得两地奔波地探望孩子,身心的负担与煎熬,其实是很沉重的。
父母必须意识到,大部分的父母都已竭尽所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下,提供孩子最好的成长条件了。一旦我们对孩子有着一份亏欠,便会想讨好孩子,这不但无法真正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造成了家庭亲子之间彼此地位的失衡。
0~3岁依附关系发展历程
儿童的依附关系在人际关系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什么是依附关系?依附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通常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但也可以是其他抚养者或者是与婴儿互动密切的家庭成员或是保姆。
经研究显示,婴儿与照顾者间依附关系的建立需经过4个阶段:
第一阶段:0~6周(前依附期)
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而互动的过程就形成了依附关系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6周~6个月(依附建立期)
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不同,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
第三阶段:6个月~1岁半(真依附期)
积极寻求与主要照顾者接近,婴儿从6、7个月起,对依附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切。当依附对象离开时,就会哭喊,不愿使其离开;当依附对象回来时,会显得十分高兴。
第四阶段:1岁半~3岁(交互关系期)
当宝宝与第一个特殊对象建立依附关系后,很迅速地扩展至家中其他人,至1岁半时,已经能与至少三人以上建立依附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各有其特殊功能。
当孩子的人格长成有绝大多数的时间要交给其他照顾者,这个人是谁、是怎样的人就非常重要。请务必在孩子3岁之前、正在建立关系的重要阶段,应找出固定的照顾者,并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让他们相信父母的关爱是存在的。
何时终止假日父母状态较好?
到底几岁该接孩子回来?答案是越早越好!毕竟孩子的心智一直成长,父母还是要扮演教养的主要角色,建议最好在孩子3岁前接回身边,送到幼儿园前至少跟孩子相处半年到1年,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情、心智、情绪发展。
根据研究发现,父母在孩子5岁前的陪伴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父母陪伴的时间越多,孩子情绪越稳定、学习和注意力等状况越佳,双方的沟通也比较良好。
假日父母可能会遇到的亲子课题…
1、孩子不想跟爸妈相处
孩子从6个月到1岁半这段依附关系阶段,常黏着主要照顾者,此时爸妈接触孩子时,孩子哭泣不给抱或不跟爸妈回家都是正常的现象,爸妈不须太着急,通常在1岁半后慢慢学习接受多重依附关系后,状况就会逐渐改善。
2、深深的分离焦虑
父母在周末结束要返回家时,孩子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伸出小手想跟着走,并出现明显的沮丧、不安甚至大哭,不只孩子难过,父母也很不舍心疼。
3、教养、生活习惯不同调
父母自己与主要照顾者的教养方式一定会有所不同,小至饮食习惯、大至礼貌、行为问题都可能存在,这时候可千万不要用不好的情绪去责备孩子或照顾者,建议沟通过程态度放软、尊重为原则,尽量减少冲突。
掌握6技巧,假日父母也能和孩子拥有亲密关系
1、每天电话或视频联系
平日利用视频或电话联系,让孩子每天都能听到、看到父母,逐渐建立熟悉感。
2、假日相处,请完全自己接手
如果孩子在照顾者身边,就很难对你有依赖,所以周末相处时间尽量带回自己家里照顾,让孩子轻松地熟悉规律的家居生活;建议能保留孩子原来的生活步调,照着孩子原来的作息进行游戏、吃饭、睡觉,爸妈也能更了解孩子日常生活方式。
3、多多身体接触、把称赞挂在口边
假日相处时最好常找机会抱抱、亲亲孩子,换尿布、洗澡、喂奶等亲密行为也都亲力亲为。多跟宝宝说爱他,如果宝宝学会自己吃饭、学会唱歌等小小的成长情形,请不吝给予称赞。
4、不带弥补心态,不要讨好孩子
假日父母因为平时缺乏时间陪伴孩子,内心总带有亏欠感,因此往往见面习惯带礼物给孩子,或者养成他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坏习惯。不要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父母要坚守自己的教养原则,才能教出价值观不偏差的孩子。
5、不比较、不挑拨孩子与照顾者的感情
孩子跟原本的照顾者一定有深厚依附情感,父母不要因为忌妒而处处说照顾者不是,甚至硬要用你比较爱谁的选题让孩子困扰,建议应该要大器展现自己对照顾者的感谢,才能赶快赢得孩子的心。
6、好好说再见,并明确约定下次来的时间
跟孩子讲清楚接送的时间,让他明确了解何时会分开、何时会在一起,约定后爸妈一定要信守承诺。道别时好好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并给予拥抱,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很爱他,跟他分离也是一件很舍不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