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育

帮助宝宝减缓入园分离的焦虑入园入托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2 15:02:47
The Beginning

  如果你的孩子将在今年9月入园,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帮宝宝做好适应新生活的准备吧。

  用哭声拴住母亲

  一年多了,婉儿一直像一块小年糕,粘在妈妈身上。在婉儿快2岁的时候,婉儿妈考虑到婉儿该上幼儿园了,决定先试试女儿能否离得开自己。在一个婉儿挺高兴的时刻,妈妈示意让保姆和婉儿玩,说声再见,就出门了。门刚关上,婉儿的哭声便从门缝里顽强地钻了出来,把妈妈牢牢地吸住,再难挪动半步。就这样,妈妈在门外坚持了近半个小时,婉儿足足哭了30分钟。本想从2岁开始送孩子入托的婉儿妈,宣告第一次实验失败。

  孩子在寻求安全感

  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最初,这种焦虑的出现,是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妈妈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当然,其他的活动可能就进入不了他们的视线了。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什么样的孩子分离焦虑更强烈?

  新生入园,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哭得时间长,有的哭得时间短,有的孩子不怎么哭。究竟什么样的孩子分离焦虑更强烈呢?

  1.敏感的孩子。有些孩子比较在意环境的变化,有时很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应。像入园这样环境的大变化,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太强的刺激了,他们往往会难以接受,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

  2.受到过度关注的孩子。孩子的生活中,如果从来都是有亲近的人伴随左右,而且,帮他的人又非常细心,能够理解孩子每时每刻的需要,及时帮他解决一切问题,那么,他就不会知道,亲近的人不在身边时该怎么办。

  3.身体状态不好的孩子。受到疾病困扰的孩子,会表现得比他健康的时候更缠人。因为他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病痛,只有细心的妈妈才能体会得到。此时此刻,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中,找回那舒适的感觉。

  孩子在说,我还没有准备好

  此时,孩子的哭声在诉说些什么?孩子在说:妈妈,我还没有准备好,在这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很害怕。

  很少有孩子2-3岁就准备好要进入一个集体环境中去生活的。一直生活在家庭的温柔乡中的孩子,与养育者之间的亲情是他们的最大滋养,也给了他们最大的安全感。突然的分离给孩子的压力是巨大的。婉儿妈预料到孩子可能会有问题,要试一试女儿是否离得开自己,比起那些不尊重孩子的状况,按成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孩子是否入园的做法,要明智了许多。?是,婉儿妈又做得有点太突然和生硬了,如果她多了解一些孩子发展的特点,掌握一些分离准备的原则,也许就可以把这个和孩子分离的过程做得更缓和平稳些。如果你的孩子将在今??月入园,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帮宝宝做好适应新生活的准备吧。

  能减缓分离焦虑的入园准备6原则

  1.分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开始,爸爸妈妈可以短时间地离开孩子的视线,但要让孩子听到你的声音。以后,这个时间可以加长,让孩子形成信任:现在爸爸妈妈不在,但不久会回来。

  2.“少”一些理解,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3.改变关注方式,把关注的重点从孩子每时每刻的生活需要转向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有时候,也许要刻意放慢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快速反应习惯,留一点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应付困境。

  4.要让多一些同伴,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与同伴相处。

  5.多一些照顾他的人,让孩子与更多的成人建立信任关系。

  6.适当训练,让孩子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手吃饭、自己穿衣服……

  7.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减少入园后的陌生因素。

  幼儿园的经验:

  安心入园,熟悉是关键孩子在入园初期出现分离焦虑的问题,重要是对幼儿园的环境感到陌生,对不认识的人感到恐惧。我园尝试了以下一些办法,帮助宝宝安心入园,适应新生活。

  1.照片上带着老师的期待 我们为每位即将入园的宝宝准备了一张班级老师的合影,并在照片的背面写上一段给宝宝的话,说明老师对宝宝的期待。这样,宝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熟悉老师,知道老师说话的语气。

  2.入园前家访 面对面的沟通,让老师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争取在入园后帮宝宝找到家的感觉;让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要求提前做一些准备并把心放宽。老师还会带来一些准备好的小动物贴画,让宝宝和家长一起挑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贴在家里明显的位置上,来帮助宝宝认识自己将在幼儿园里使用水杯、毛巾的标记,入园后,宝宝就不会为找不到自己的东西而着急了。同时,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这样和老师交流,会进一步减轻陌生感。

  3.松散入园 在宝宝正式入园的前一周,请家长和宝宝一起来幼儿园过几天幼儿园生活。宝宝因为有妈妈的陪伴而安心,能以较开放的态度探索幼儿园的环境;妈妈因为了解了幼儿园的生活安排和老师的情况而放心,妈妈的这种情绪,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4.分享活动 松散入园的第三天,请宝宝们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和同伴们分享。幼儿园还准备了水果沙拉、牛奶等让宝宝和家长一起品尝,相互讲述沙拉中自己喜欢的水果是哪个,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小朋友之间在轻松的气氛中相互熟悉起来。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幼儿园 张 卫)

  哭声依旧

  尽管入园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到真入园的时候,有些孩子还是哭得很厉害。入园前灵儿妈就带着灵儿到幼儿园看过好几次,见过带班的老师,还给灵儿讲了许多道理:幼儿园有小朋友,幼儿园有新玩具,幼儿园的老师像妈妈,等等。结果,入园的第一天还算好,灵儿很快被新玩具吸引,妈妈得以脱身。第二天,灵儿就不干了。从起床就开始哭,一直哭到了幼儿园。听着灵儿的哭声,妈妈觉得心都要碎了。

  焦虑,不是讲道理能够解决的

  在情感问题上,孩子通常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的。一个新环境他能否适应,通常并不取决于成人告诉他这里有多好,而在于他在这个环境中获得的实际感受。比如,是否受到了他所需要的关注,各种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能否摆脱对母亲的思念,启动新的游戏,等等。焦虑,不是靠讲道理能够解决的。

  第一天入园不哭,并不代表孩子已经适应了新环境。特别是那些妈妈在游戏时悄悄离去的孩子,在发现妈妈不见之后会特别失落。另外,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孩子要应付的不仅仅是环境陌生的感觉,还有种种生活上的不便:喝水、吃饭、穿衣、小便,每件事都和在家不一样,都没有妈妈的帮忙。如果孩子应付这些事情的能力比较差,那么焦虑便会更强一些。

  爸爸妈妈也离不开孩子

  每年的9月1日,幼儿园小班的哭声,都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紧紧拽住外面的爸爸妈妈们的心。平时,这哭声就是冲向孩子的命令,今天,却要让爸爸妈妈踏着这哭声离去,谈何容易!

  分离焦虑并不是都发生在孩子身上,有时,我们从孩子的抚养者身上也会看到这种焦虑。焦虑的双方,往往有一种很强的依恋关系。成人担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安全问题,而是在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不能确定孩子离开了自己,是否能快乐地生活。面对不确定,谁能放心呢?

  此外,依恋孩子的父母,其实也从孩子的依恋中寻找到一种自我的价值感:孩子需要我,只有我才能理解他的一切;孩子信任我,只有我才能照顾好他。

  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孩子如何才能开始学会信任别人?

  如果孩子也从父母那里读到了同样的焦虑,那么,他自己的焦虑也会被进一步放大。要帮孩子走出焦虑状态,爸爸妈妈首先自己要放松些。

  如何让孩子早些走出焦虑状态?

  1.承认 当孩子哭的时候,你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幼儿园多好呀”一点儿也没用,只能让孩子觉得,你一点儿不理解他的难处。还不如告诉他,你知道他很难过,好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办,但你相信,孩子是会找到办法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设计告别仪式 无论如何,悄悄溜走的方法都不可取。孩子从实际中学习的能力是很强的。第二次,他就会放弃他喜欢的玩具,牢牢地看住你。设计一个和孩子独特的告别方式,比如,到窗口和妈妈再见,和妈妈拥抱一会儿再再见等等,都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3.依恋物 和幼儿园老师协商,让孩子带上一件平时在家最喜欢的玩具上幼儿园。一件孩子所依恋的玩具,能减缓孩子的焦虑。

  4.和伙伴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邀请一两个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或一起在户外玩。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孩子之间容易建立比较好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会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新环境。

  5.聊聊幼儿园的开心事 这不是讲道理式地说幼儿园好,而是和孩子聊聊在幼儿园的生活,强化其中快乐的体验。

  6.及时发现生活难题 有时候,不会上厕所、不会系扣子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训练,提高生活技能,也是缓解孩子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哭过之后,孩子学到了什么?

  几乎每个新入园的孩子都要过哭这一关。我们有没有想过,通过这一哭,孩子也有不少收获?

  首先,哭,宣泄了孩子的焦虑。心理学认为,哭是在自我修复。孩子所经历的紧张,如果不表达出来,会以内在压力的形式堆积在体内。现在,流眼泪就是一种释放方式。

  其次,孩子会发现,哭,不再像以前那样,瞬间就能唤来妈妈,有些事必须自己去面对。

  再次,孩子发现,和妈妈的交流可以用哭、用动作,和老师、阿姨的交流却需要语言,清晰的语言。

  第四,幼儿园的老师、阿姨也会帮助他,只不过和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上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之路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台阶。第一次和亲人长时间分离,对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意味考验。路的确不平。但是,没有哪个人的路永远是被铺平的,是能够按理想的设计来走的,入园时的分离也一样。孩子迈上了这个台阶,便为自己面对未来的坎坷又积累了一些经验。

  家长的经验:

  二十分钟的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石轩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只有1岁10个月,但他只哭了三天,这是我没想到的。入园的第二天早上,石轩就说什么也不肯去了。我的态度是,既坚持,又宽容。哭声中,我抱着他出了门。也许是感受到我的坚决,石轩也安静了下来。我当然也希望孩子能够进一步放松,就把他放下,我们边走边玩。路过面包房,我们就停下来吃饱了再走,反正这么晚到幼儿园也没有早餐了;看见一只小狗,他得停下来和它玩一会;看见老爷爷提个鸟笼子,上面蒙着布,他的过去问问里面放的是什么;甚至看到垃圾桶,他也要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我知道他是在磨蹭时间,但我没有阻止他。其实,我心中和他一样难以割舍。最终,我们还是走到了幼儿园门口……就这样,我坚持着,上幼儿园的路渐渐地变得不那么长了。

  (北京陶然 石轩妈)

  同伴好,适应快

  豪儿敏感、内向,有过一次入园失败的经历,我对他再上幼儿园,真是用心良苦。首先是选老师,这次的两位老师都是年轻的母亲,亲切面善,我把儿子的情况向她们说明,希望老师对他有所了解,并多关照他。其次我希望有个他熟悉的小伙伴和他结伴入园。正好,小堂哥比他大3个月,家人一商量,把他哥俩就放在了一个班。两个都较胆小的人在一起,也许是彼此有个照应,入园没多久,豪儿就爱上幼儿园了。但还是很胆怯,也不够活泼。于是,每天接他时,我尽可能在幼儿园多逗留,和老师交谈,和他们班的小朋友们玩耍,并结识几个投缘的小朋友的家长,相互交流孩子的情况。

  放假时,我会邀上他们班的小朋友,骑上小自行车结伴在户外游玩或互相窜门。有了这些相互熟悉的机会,渐渐地,豪儿开始合群了,如今,豪儿已经有4岁了,在班上和小朋友们玩成一片,人也活泼开朗,喜欢听老师上课了。

THE END

TAG:孩子  幼儿园  入园  焦虑  妈妈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