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来说,还没有认知性别的能力,不知道男女之间是有分别的。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宝宝的性别意识,让他们知道男女有别呢?
男孩篇
不要阻止男孩对身体的探索。两三岁的男孩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男孩喜欢摸“小鸡鸡”,有时他们也会要求摸妈妈的乳房,跟妈妈一起洗澡。面对这些情况,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越坦然,越有利于孩子接收正确的信息。
男孩在洗澡后或起床时摸生殖器,父母完全可以视而不见,但要告诉他,生殖器是隐私部位,不可以在公众场合摸,同时给他穿上闭裆裤以减少这样的行为。妈妈完全可以跟4岁内的儿子一起洗澡,帮助他认识女性的身体特征。如果妈妈对此感到不安,也可通过图画书满足孩子的需求。
多包容男孩的调皮。男孩天性好动、容易冲动、喜欢对抗,在养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男孩女孩的天然差异。如果男孩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女性化的环境中,教养者希望他们事事像女孩那样顺从、安静,势必影响男孩个性的张扬,性格也会变得胆小、退缩。
性别角色的形成机制主要靠模仿,所以父亲对于男孩的成长尤为重要。父亲一方面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成长,另一方面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阳刚、坚强、有责任有担当的男性榜样。
女孩篇
坦诚与女孩交流性别差异。相较于男孩,女孩更愿意用语言与父母交流,表达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比如女孩通常会对“我为什么没有‘小鸡鸡’”、“爸爸为什么没有‘咪咪’”这类话题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提问,简单地用“你是女孩,没有‘小鸡鸡’,爸爸是男生,没有‘咪咪’”回答并不好。父母可以告诉她,“女孩也有‘小鸡鸡’,只是跟男孩长得不一样”、“爸爸也有‘咪咪’,只不过比妈妈的小”,这样的回答既客观又传达了两性平等的观念,不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身体有缺失,产生自卑心理。
别把女孩养成“假小子”。父母一般比较介意男孩像女孩子一样害羞、腼腆,而女孩举手投足像个男孩子倒会得到父母的首肯,父母甚至愿意给女孩剪短头发、穿上男孩的衣服,有的父母还会直接叫女儿“儿子”。这种模糊的态度很容易使女孩产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阻碍女孩性别意识的正常形成与发展。女孩就是女孩,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按照女孩的性别来教育和培养,让她们穿裙子,玩布娃娃,重视培养女孩的优雅气质和仪表之美。
童年是给人生的性别色彩铺底色的阶段,底色铺好了,成年后便不容易出现性别认同障碍。这一方面需要父母真心接纳孩子的性别,不要跨性别教养。另一方面要意识到男孩女孩的性格也需要互补,男孩在一段时间会喜欢照顾洋娃娃,女孩在一段时间喜欢爬树、冒险,这些并非坏事,可以帮他们弥补性格的缺失。
以上为家长朋友们介绍了如何引导孩子们认知性别,希望给盲目的家长朋友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