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家长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为孩子报了各式各样的学科补习、辅导班,使孩子的童年辗转在各种培训机构,不仅增加了学生课外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而且严重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力度空前的监管措施,同时要求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这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为让“双减”政策落地惠及每个家庭,在此,真诚向全区中小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如下:
一、正确理解“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出台,旨在让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帮助孩子提高在校学习效率,丰富阅读、文体活动时间,增加亲子交流机会,减轻过重学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国家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的具体行动,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民心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远大计。
二、树立科学育人观念
充分认识到考试成绩不是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尺,也不是决定孩子发展命运的唯一渠道。要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合理规划孩子未来发展,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鼓励孩子参与研学实践或者志愿服务,根据孩子内在特质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支持“双减”政策实施
请家长朋友们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理性看待培训行为,拒绝盲目跟风攀比。按照“双减”工作要求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开展“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类培训及其相关内容培训(含作业辅导)”是违法违规的,家长不要在上述时段将孩子送去参加学科类培训;也不得将3-6岁幼儿送到培训机构参加“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开展的面向学龄前儿童学科类(含外语)培训”。已在培训机构缴费但未完成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学科培训课程的,要及时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费。
四、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如果你家孩子确有兴趣爱好特长培训需求,建议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非学科培训机构,让孩子加强艺体等兴趣特长培养。若非要选择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定要选择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且具有学科培训项目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合法培训机构,且要注意只能在除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之外的有限时间内参加培训。同时,请注意在培训机构信息公示栏中查询从事学科类培训的教师资格与实际培训教师资格等信息是否相符。如果相关资质不具备,请不要轻易缴费参加培训。
五、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家长缴费时要注意一次性缴费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缴费后请主动与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对培训项目内容、期限、时间安排、收费项目、金额、退费标准与办法、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等条款在签字前要认真审查。同时在与培训机构发生纠纷时,按照培训合同协商解决,依法依规进行维权。
家长朋友们,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希望大家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与我们共同做好“双减”工作,将孩子从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将本该属于孩子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